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郝凡慧 记者张阳阳)为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管局凝聚社会共治力量,通过宣传动员、品牌引领、畅通投诉举报等多项举措,推动食品安全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加大宣传动员力度。依托“3·15消费者权益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宣传周”等集中宣传节点,开展零距离科普、“你点我检”“食品安全六进”“食品安全大讲堂”等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群众代表等参与食品安全你我同查活动,增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浓厚氛围。
二是加强科技支撑。推行屠宰检疫出证信息化系统,推动肉类产品品质检验提质增效,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32364张。启用“校园食品安全数字化监管平台”,“一站式”整合食材采购、信息溯源、膳食搭配、信用评价等功能,目前194所学校上线平台。将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纳入巴彦淖尔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范围,立项实施“羊皮精细化利用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等科研项目37项,安排项目经费5870万元;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成功搭建农高区“1+10+N”科创平台,中农大巴彦淖尔研究院完成首批重点专项科研项目评审(小麦和肉羊)。
三是加强品牌引领。持续推进“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授权20家优质农产企业126款产品使用“天赋河套”品牌。加强“蒙”字标认证推广,现有“蒙”字标认证企业13家。加强优质农畜产品培育,全市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产品300个、有机产品64个、名特优新农产品137个。围绕重点产业链实施商标品牌价值提升工程,推动“五原黄柿子”“杭锦后旗甜瓜”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四是积极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大力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自治区已为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农村集体聚餐等10个领域经营主体投保),针对投保对象开展宣传培训、隐患排查等风险减量服务,积极构建“政府+保险机构+企业+消费者”多方参与的食品安全激励约束和风险防控机制。
五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12345”“12315”投诉举报热线功能,有效受理社会公众食品安全诉求,投诉按时初查率99.72%、按时办结率100%、回复反馈率达100%,做到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