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亨 张阳阳)为深入贯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工作要求,切实守护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杭锦后旗市场监管局近期强势开展假劣肉制品和农村牧区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以 “刚柔并济” 的监管模式,在严查食品安全隐患的同时,创新融入柔性执法理念,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点赞与认可。
一、靶向发力,精准整治农村食品 “风险点”
此次专项整治聚焦农村牧区食品市场的 “痛点” 与 “难点”,以 “四小”(小作坊、小商店、小摊贩、小餐馆)生产经营主体、农村食品批发商及集贸市场为重点领域,针对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乳肉制品、地方特色食品等农村牧区消费量大的品类,开展全链条、地毯式排查。从生产源头到流通终端,全面排查检验检疫证明不全、进货查验缺失、生熟混放、添加剂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以 “零容忍” 态度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二、柔性执法,开出企业整改 “暖心方”
在严格监管的同时,杭锦后旗市场监管局秉持 “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的理念,推行 “首违不罚 + 教育引导” 柔性执法模式。对首次违法、情节轻微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企业,免予处罚并给予一对一帮扶指导,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治期间,12 家市场主体适用 “首违不罚”,8 家减轻处罚,整改完成率达 100%。
为确保整改实效,局领导亲自带队组成督查组,深入各乡镇开展 “现场问诊”。执法人员通过 “现场指导 + 制度完善 + 技术培训” 模式,帮助企业建立覆盖采购、储存、加工全流程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例如,某肉店因未严格查验供货商资质及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被责令整改,执法人员现场提供标准的检验检疫索证模板,指导其完善进货查验台账,实现了原料 “来源可溯、质量可控”。此外,执法人员还主动为 3 家肉制品加工企业对接正规检验检测机构,上门解决技术难题,以 “保姆式” 服务助力企业规范经营。
三、政企同心,收获群众认可 “真感情”
监管与服务的深度融合,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执法的 “温度”。整治完成后,1 家企业自发赠送锦旗,2 家企业致信感谢。“市场监管局既当‘监督员’又当‘服务员’,让我们轻装上阵,发展信心更足了!” 某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市场主体的心声。杭锦后旗市场监管局用实际行动证明,监管不是 “冷冰冰” 的处罚,而是 “暖人心” 的守护。
四、长效共治,构建食品安全 “防护网”
为巩固整治成果,杭锦后旗市场监管局建立了 “日常巡查 + 专项整治 + 飞行检查” 长效监管机制,联合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开展跨部门 “双随机” 抽查,形成监管合力。同时,畅通 12315 投诉举报渠道,开展 “食品安全进乡村” 宣传活动,通过案例警示、科普讲座等方式,提升群众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推动形成 “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 的共治格局。
内蒙古杭锦后旗市场监管局将继续以 “柔性执法” 为抓手,以 “民生需求” 为导向,在坚守食品安全底线的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为农村牧区食品安全和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内蒙古杭锦后旗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