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陈玉烊 记者 李卫东)初秋时节,走进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满眼皆是金黄的谷穗随风摇曳,散发出丰收的气息。这片土地,正孕育着一场悄然兴起的绿色变革——有机食品产业。
近年来,朝阳市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打造出涵盖谷物、杂粮、果蔬、畜禽、水产等在内的多元化有机产品体系。朝阳的有机食品,不仅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健康选择,更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资源优势成就“天赐良田”
朝阳地处辽宁西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是天然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多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小米、谷子、杂粮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形成了“种得好、养得好、产得优”的绿色发展格局,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镇党委书记梁玉敏(左)与怀志杂粮基地负责人孙成莉(右)观察谷子生长状态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辽宁记者站
“我们这里的谷子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用的是农家肥和生物防治。”在建平县朱碌科镇的田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镇党委书记梁玉敏站在建平县朱碌科镇怀志杂粮基地指着沉甸甸的谷穗自豪地说。正是这种朴素的坚守,使得这里的粮食品质优良、口感独特,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企业引领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走进朝阳泰然科技食品有限公司,偌大的车间里,现代化的设备正有序运转。从谷子的清理、碾磨到包装,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有机标准执行。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不仅通过了有机认证,还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每一粒杂粮都有源可查、品质可靠。
朝阳泰然科技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对小米进行封装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辽宁记者站
企业以本地优质有机小米、杂粮为原料,研发出小米粥、杂粮粥、煎豆包、碗坨等系列健康食品,让消费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受到“舌尖上的安全”。这些企业的成长,推动了朝阳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
品牌塑造打开市场大门
在竞争激烈的食品市场中,“有机”二字已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但如何让消费者真正认识、信任朝阳的有机食品,是摆在产业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此,当地政府部门积极发挥作用,以质量认证为抓手,引导企业走品牌化道路。近年来,一批带有“朝阳”印记的有机产品陆续进入大型商超、餐饮企业和电商平台,逐渐赢得市场认可。尤其是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朝阳小米、朝阳杂粮因天然、健康的特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朝阳市有机食品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辽宁记者站
正如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认证监管处副处长朱红军所说:“有机产品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放心的选择,更在助力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让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在朱碌科镇,不少村民依靠种植有机谷子走上了致富路。一位种植户算起账来:“过去一亩地种普通谷子收入不高,现在有了企业订单保障,加上有机产品的附加值,亩均效益提高了一倍多。”
不仅如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就业,从田间管理、仓储运输到产品加工、市场销售,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朝阳泰然科技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中)介绍企业设备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辽宁记者站
绿色发展绘就未来蓝图
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有机食品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辽宁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有机认证工作,引导企业规范化发展,形成了“品牌引领市场、市场带动龙头、龙头辐射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产业格局,为有机食品产业壮大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朝阳,这一模式已经初见成效:一方面,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有机种植,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有机食品产业也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重要力量。
如今,朝阳的有机食品正逐步走向全国,成为展示辽宁绿色农业形象的重要名片。展望未来,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不断增强,朝阳有机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金色的田野上,朝阳人用勤劳和坚守,让一粒粒小米、一袋袋杂粮,承载起绿色发展的梦想,也点亮了乡村振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