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重庆市云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树林:监管赋能,品牌驱动 云阳县以“一碗小面”撬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22 17:41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李方冰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夏思睿)10月16-17日,由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大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大会以“强化食安监管信息互联共享 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食品安全领域专家及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180个市、区、县市场监管和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及50家食品企业负责人共计350人集聚一堂,对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重庆市云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树林在市、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代表发言时,分享云阳县围绕“食安品牌”建设,以“云阳面食”为抓手,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的探索与实践。

云阳县地处三峡库区,是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素有“世界龙乡·天生云阳”的美誉。近年来,云阳县全力将“云阳面食”打造为全国知名的美食地标品牌。目前,已有近20万云阳面点师傅遍布全国,7万余家面食工厂星罗棋布,年产值突破700亿元,占全国面食市场份额70%以上。云阳县的核心做法可总结为四点:

一、抓监管,筑牢产业升级“硬底盘”

1.强化队伍建设:通过组建专家咨询团、开设“食安小讲堂”等方式,提升监管人员专业能力,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全面疏通监管堵点。

2.优化准入服务:创新建立“食品生产许可前置指导”与“经营许可远程核查”机制,主动帮扶主体破解难题,降低合规成本。

3.推动集聚发展:以“云阳早面”为特色名片,推动全县3600余家面食主体从“小散弱”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带动就业2.3万人,夯实产业根基。

二、创品牌,打造智慧监管“金钥匙”

1.延伸产业链条:聚焦调味品、休闲食品两大赛道,在全市率先建立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推动产学研合作。目前全县食品类商标已超3000件,合作科研机构达50余家。

2.树立行业标准:牵头制定全市首个“云阳炒面”团体标准,每年打造100家标准店,全力唱响“重庆小面·云阳造”品牌。

3.实施信用监管:构建“信用+食品监管”体系,通过风险画像、信用分级与AI赋能,实现精准监管。目前企业出厂合格率与监督抽检合格率均达100%。

三、靠科技,织密风险防控“智慧网”

1.搭建数字治理网络:将食品安全融入“数字重庆”建设,建立县、乡镇、社区、网格四级联动体系,实现风险快检、快处、快响应,群众投诉量同比下降20%。

2.推行“阳光监管”模式:全面推进“阳光作坊”“阳光工厂”“阳光外卖”等智慧场景,利用大数据、AI识别等技术实现全流程透明化管理,覆盖率已达100%。

3.创新风险共担机制:推出“银行+保险+商户”“商会+保险+商户”等协同模式,为重点场所100%投保食安险,参保商户违规率下降超20%。

四、促共治,搭建全民共享“连心桥”

1.畅通维权渠道:建立食品安全维权快速响应机制,实行“七快”流程,并设立举报奖励基金,激发群众监督热情。

2.开放透明检测:组建流动检测站,以“科所联动+三方助力”模式开展“你点我检”服务,全年食品抽检量达千人6批次以上,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3.推动社会参与:招募家长、人大代表等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开展“你我同查”活动。2024年全县食品安全满意度达88.59分,实现26年食安“零事故”。

刘树林局长最后谈到,一碗小面,承载的是文化,连接的是民生。食品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云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擦亮“云阳面食”品牌,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助力面食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