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浙江嘉兴全力推进食品产业强链增效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23 17:59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夏思睿

编者按:10月16-17日,第十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大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本次大会以“强化食安监管信息互联共享,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监管智慧与实践经验。

浙江省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送的《全力推进食品产业强链增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获评2025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以下是该案例详情:

近年来,嘉兴市坚持以高端健康食品和本地特色食品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以“浙产好食品”品牌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产业扩面提质,不断优化服务机制,强化政策赋能。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在册食品生产企业789家,食品小作坊225家,已形成覆盖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糕点等多门类的产业体系。其中健康食品规上企业185家,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50亿元,占全省健康食品产业总产值的15%;2025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4.9亿元,占比提升至15.8%,产业规模稳居全省第二位。

关口前移  助推产业育群强链

一、筑巢引凤,打造优质产业空间载体。全力打造食品园区建设,推动高端健康食品、地产食品产业集聚发展,已建成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平湖生物技术(食品)产业园等8个园区。以食品园区为平台,以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未来食品研究院等为技术支撑,引育玛氏、雅培营养品、荷美尔等98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嘉兴,嘉兴食品园区年产值达125.6亿元。

二、靠前服务,助推项目全面提速落地。全域推行“三个提前介入”服务体系,对项目立项、基建工程设计、厂区功能和设备布局设计等全面帮扶,引导新办企业规范选址,确保生产场所科学规范、布局合理。创新建立专家、主体、部门“面对面”共商机制,为企业提供“提前进一次门”、达产即合规的“一站式服务”。2024年以来,已为100余家新办及扩项的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设计图纸审核、施工现场实地指导等提前介入服务。

三、整合归并,优化产业提质升级。推动龙头企业带头示范,整合归并小型企业,建成特色产业综合体,标准化打造生产线,配套建设共享实验室、种植示范区、农产品展销中心等。嘉善聚焦雪菜产业建设,将原有10家雪菜生产企业,兼并重组为3家,建成的嘉善杨庙雪菜产业园区年产值达4500万元。海宁斜桥“一企一策”推进“低散乱”榨菜企业腾退。通过“市场化+政府引导”加快企业的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将原有的18家榨菜企业整合归并为6家,2024年斜桥榨菜产值为1.16亿元。

服务提能  助力产业培优强链

一、精准帮扶,夯实安全底线。出台食品生产“千企万坊”帮扶工作方案,组建专家队伍、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流程、规范食品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目前,已与65家企业确定结对帮扶目标和帮扶专家。推行“诊疗式”服务,组织专家上门“会诊”,今年以来,已开展体系检查和飞行检查53家,开出问题整改清单100余项,发现并排除风险隐患100余个。

二、“知产”培育,挖掘产业动能。以知识产权培育、运用和转化为关键抓手,深入挖掘培育地理标志资源,撬动地理标志商标品牌经济效能。全市共有食品类专利2167项,有382家食品生产企业持有商标品牌,共注册商标3625个。指导五芳斋制定全球首个中国传统节令食品国际标准《粽子》,推动粽子出口额同比增长18.5%。助力青莲食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太湖黑”成为首个可被允许使用“嘉兴黑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黑猪肉品牌,开发黑猪肉粽子、低温香肠等近百种高附加值产品,总体销量增加30%,产值增幅达40%。

三、品牌赋能,实现价值跃升。依托市场监管“工具箱”,指导企业强化质量提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目前全市已有“嘉兴粽子”“嘉善黄酒”等19个地理标志产品,“五芳斋”“平湖糟蛋”等6个中华老字号,“嘉兴酒厂”“张萃丰”等31个浙江老字号和嘉兴老字号。沈荡黄酒获评嘉兴市市长质量奖。嘉善成立“杨庙雪菜”品牌指导站,打造“企业自有品牌+集体商标”的双品牌模式,产值由3000万元增长至4500万元。平湖帮助企业找准“非遗、文旅”等特色切入点,打造平湖糟蛋展览馆,制定产品企业标准,2024年平湖糟蛋产业生产产值同比增长约50%。

求变创新  引导产业向新强链

一、“科产”联动,挖掘新质生产力。整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研究院和浙江大学未来食品实验室等食品研发机构专业优势,推动其与食品生产企业深度合作,解决企业在工艺流程、新品研发、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促进科研成果、智力产品的转化落地。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搭建了“食药功能性因子与未来食品开发中试平台”,该中试平台与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建立深度合作,已突破17项科技成果、服务企业30家,累计投资1.03亿元。

二、搭建平台,助推“产链”共兴。通过“部门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开展食品全产业链沙龙活动,为食品生产、集体用餐、食材配送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搭建交流互通的平台,推动食品产业链上下游在业务合作、技术革新、产品研发、资源要素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在首期举办的食品企业产业链沙龙活动中,8组食品企业现场签署了食品产业合作协议,合作金额达670万元。

三、产教融合,打造标杆示范。在全省率先开展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实训中心建设,组建政企研结合的实训师资队伍16人,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系列课程目录42项,开发嘉兴市传统食品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食品实训中心模块,创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嘉兴(马家浜)食品生产监管实训中心被列入首批长三角地区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实训中心。今年以来培训监管人员和企业质量负责人800余人次。(浙江省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张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