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谭妮妮)近期电商平台上出现各种“无菌蛋”,给大家造成了“无菌蛋就是可生食鸡蛋”的误区。根据央视报道指出,“无菌蛋”实是一些商家营销的噱头,可能仅经过常规清洗消毒,并不代表内外绝对无菌。而有一种更科学严谨的标准是“可生食标准鸡蛋”不是所谓的“无菌蛋”,而是控制如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多种致病菌,从母鸡的鸡苗到饲料,整个养殖环境到储藏、运输、物流等,都有一套严格的规范,确保鸡蛋内外无致病菌污染。
关于可生食鸡蛋,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市场亟需建立规范化的品质标准体系。为此,黄天鹅率先行动引进日本可生食标准,并牵头产学研商共同参与制定了《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
黄天鹅可生食标准 T/CAI 008,9项指标高于国家标准,其中6项国家没有标准,3项严于国标一倍,被各大学及研究院专家组一致评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经实地探访黄天鹅自建孵化基地,了解到他们的鸡苗从祖代鸡开始源头控菌,达到三代无沙门氏菌。据工作人员介绍,经黄天鹅产出的每枚鸡蛋需8大环节、24个关键点全面检测,每月各种常规检测达2000多个样品,年检测鸡蛋使用量更是达70万枚。
可见,要想真正做到鸡蛋不含沙门氏菌,生产流程非常严苛,光成本就要一块四毛钱至一块 八毛钱。而在某电商直播间内9块9到手10个,是否是真的可生食鸡蛋还有待证实。提醒大家在选购可生食鸡蛋时,重点关注产品背后的产品标签执行的是什么标准。
老辈人说“金蛋银蛋不如蛋黄实在”,吃蛋不吃黄营养减半。在同等质量下,蛋黄中的蛋白质高于蛋清,并且蛋黄中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还含有大脑重要的养分:胆碱,是孕妇、儿童、中老年等人群的营养刚需,成年人基本2个鸡蛋就可以满足每日所需胆碱量约60%。同时也无需担心蛋黄升胆固醇的问题,因为我们血液中的胆固醇分内源和外源,外源仅占20% ~30%,所以吃不吃蛋黄对血脂、胆固醇的影响极小。
另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早已明确:吃蛋不弃黄!更关键的是,《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 )》 删除对膳食胆固醇的上限值,这说明蛋黄胆固醇对健康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有实验研究表明,鸡蛋过度加热会损耗营养,加热不足又可能纵容抗营养因子残留在里面,影响消化吸收,所以更推荐水煮8分熟营养利用率更佳。在这个熟度下的鸡蛋,灭活抗营养因子的同时还保留90%以上维生素,此时既能留住溏心口感,又是比较健康的。不过溏心蛋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可能会感染沙门氏菌,引发健康风险。如果想吃溏心蛋,要注意选择无沙门氏菌的优质鸡蛋,才能做到既营养又好吃还安全。
所以说,一枚高品质的好鸡蛋,不仅要营养,更要安全。面对“无菌蛋”乱象丛生的市场,谁来守护亿万餐桌的安全准则?我们看到有一些企业正在努力,比如黄天鹅,它建立了涵盖从鸡苗到餐桌的全链条管理体系,致力于沙门氏菌的有效防控。守护一枚鸡蛋的品质安全,看似微小,却是健康链条的重要一环。这份对源头品质的坚持,超越了产品本身,体现的是食品产业对公共健康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