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山东新泰全链条升级百亿级肉鸭产业

2025-10-09 09:03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李方冰

“通过肉鸭立体智慧笼养,单栋存栏3万只左右,年出栏8批,亩均产值超300万元,是传统养殖方式的4倍。”在山东省新泰市楼德镇天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电子大屏实时跳动着各养殖场的环境参数,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通风状态等一目了然,企业负责人鞠圣文轻点屏幕,远程调取着百里之外鸭棚的实时画面。这种智慧高效养鸭模式,是新泰肉鸭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有“中国肉鸭之都”之称的新泰市将肉鸭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位产业”,以高效、协同、安全、智慧为发展理念,瞄准产业难点持续攻坚,推动肉鸭产业实现从“小散弱”到“全链条”、从“污染源”到“绿色循环”、从“传统养殖”到“智能集群”的跨越式发展。

破用地瓶颈:“飞地”模式拓展规模化养殖新空间

“过去养鸭,是自己搭棚、自己跑销路,把全部身家押进去,还时刻担心疫病和市场波动。”在山东泰淼食品有限公司石莱镇洪沟村养殖基地,正在指挥工人装车的负责人马正峰非常感慨。

如今,他的鸭棚已焕然一新:自动喂料、智能供水、机械清粪,全程无须人工干预。“我们现在的大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效益和规模远非昔日能比。”马正峰说。

改变,源于新泰市创新的“飞地”养殖模式。针对养殖用地难问题,新泰在全市梳理出适宜养殖用地9500余亩,建立资源台账,由市一级统筹布局——工业乡镇的加工企业可跨区域在农业乡镇建设养殖基地,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

山东泰淼的1888亩养殖加工项目,落地于羊流、石莱等乡镇,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空间。石莱镇洪沟村养殖基地全面投产后,年出栏肉鸭可达400万羽,带动就业30余人。

此外,新泰还推出“四统一分”机制,即统一规划建设、审批手续、防疫检疫、粪污处理,分户绿色养殖,引导农村散养户入驻园区,推动肉鸭养殖业走向标准化、园区化、集群化。目前,全市已建成12个重点养殖产业园区,吸引龙头企业和散养户入驻,真正实现“全域一体、协同发展”,探索肉鸭养殖产业从有到优的新路径。

破污染瓶颈:绿色循环让粪污“变废为宝”

养殖规模上去了,污染问题如何解决?

在天信农牧种养示范基地,一个个套袋包裹的酥梨压弯枝头,撕开纸袋,果香扑鼻。“这是与山东农业大学技术团队合作培育的‘山农酥梨’,施用我们自产的有机肥,甜度高、口感好,一级梨一个能卖到100元。”鞠圣文介绍。

原来,该基地配套建设了粪污无害化处理中心和有机肥厂,每年可处理鸭粪4万多立方米,生产有机肥2.8万吨。这些肥料服务周边农户发展种养循环,辐射带动起1200多亩优质水果种植区,每年为企业增收超3000万元。

粪污不再是负担,而是资源。新泰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陈宪彬介绍,当地探索出肥料化加工、垫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农牧循环、昆虫转化五种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带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6万余亩。

目前,新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已达93.5%,形成“肉禽养殖—粪便+秸秆—有机肥—果菜粮”的节能型生态循环体系。在当地,一座总投资3.2亿元的集中式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年可处理鸭粪污40万吨,生产生物天然气600万立方米,进一步实现以养促种、农牧共赢。

破集群瓶颈:链式思维打造百亿元级产业共同体

在山东众客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流水线高速运转,一只只肉鸭经屠宰、分割、包装,迅速发往全国各地。作为多家国际知名餐饮企业的供应商,该公司的订单常年不断。

新泰肉鸭产业,不止于屠宰。“我们把肉鸭‘吃干榨净’,新上宠物食品项目采用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8小时能把肉鸭的下脚料制造成猫粮、狗粮成品。”众客食品副总经理程鹏介绍,企业瞄准宠物食品、生物制药等新赛道,将鸭血、鸭脖、羽绒等副产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出即食鸭肠、宠物粮、生物蛋白等220余种产品,贯穿养殖、屠宰、熟食加工、羽绒加工、生物制药等全流程。

新泰市还创新发展思维,推动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抱团发展。天信农牧专注智慧养殖,山东泰淼强于饲料生产,众客食品主导屠宰加工……三大龙头企业主业清晰、优势互补,形成了融通合作、闭环发展的产业生态。地方政府积极搭建平台,推动6家头部企业参股合作、整合资源,共同打造新泰肉鸭产业集群。

目前,新泰市全国肉鸭交易中心数字化平台已入驻商户106家,签约合同7714份,总成交额7.34亿元,实现“线上交易+线下交割”,缓解了养殖成本与产品价格的双重挤压;今年,该市在全国率先发布“中国肉鸭产业·泰安指数”,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近期推出的“畜禽IBS智慧养殖物联网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集成分析“产、供、销、人、财、物”六大要素,全面提升企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一只肉鸭带动百亿产值,一个产业富裕10万农民。如今,“新泰肉鸭”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肉鸭产业规模超百亿元,直接吸纳就业10万余人,产品畅销全国百个大中城市。一场全链条、系统性的肉鸭产业变革,正在鲁中腹地、泰山之畔火热上演。(赵洁 赵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