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中医养胃:三分治七分养

2023-04-13 09:16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编辑:王艳丽

现代人由于工作生活节奏都比较快,不按时吃饭是常事,这样就很容易患上一些胃病,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比较大。《黄帝内经》云:“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人体发病与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胃气直接关系到人体正气的强弱,影响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养胃呢?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医师李晓庆表示,中医养胃三分治七分养。

中医治病遵循整体观念,因而养胃还要兼顾脾、肝。除了戒烟酒,注意饮食是关键。

“每餐饮食量要少,七八分饱即可,忌暴饮暴食。食物温度要温暖适宜,以不烫不凉为度,不吃不喝冷的、冰的饮食。烹饪食物要清淡,不吃油腻、重口味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对消化道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李晓庆告诉记者,“选择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烹饪时要蒸煮熟透,使食物松软易消化,少吃烘焙、烧烤、质硬的食物,以免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加重胃肠负担。进食速度要缓慢,细嚼慢咽有助消化。对食物充分咀嚼,每口饭不少于25次,将食物与唾液淀粉酶充分结合,进一步促进消化吸收。”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肝旺,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此时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在整个春季里,食养原则是减酸益甘而养脾气。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春天肝旺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而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时应减酸味,不能再助长肝气以免过旺,这样可以保护脾气不受克伐。甘是脾的本味,为了抗御肝气的可能侵犯,增加甘味以增强脾气,可以此加强机体的防御。中医讲食物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而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味道带甜味,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比如大枣和山药。五谷杂粮,大部分都算‘甘’,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蔬果类,如南瓜、扁豆、红枣、核桃、栗子等等。如果把‘甘’理解为多吃糖可就错了。”李晓庆说。( 梁婧姝 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