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创新“三治” 桃江县食品安全实现分层分级精准管理

2022-11-03 14:22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编辑:吕可意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陈赛 喻志远 曾少婵 邹跃良)为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桃江县创新推进企业主体“自治”、分层分级“人治”、责任落实“制治”工程,真正将监管触角延伸至食品上桌“最后一米”,构筑起食品安全监管屏障。

推行“三条举措”,强化企业主体“自治”。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为基础,推进“一卡一牌一码”全覆盖,实现主体责任意识大提升。一是发放一张“明白卡”。坚持“一企一卡”,归纳提炼经营主体责任要求,编印下发《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明白卡》9000份,既内容全面又简明易懂便于查阅,让企业清晰明了自身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二是挂上四色“公示牌”。坚持“一企一牌”,在全县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醒目位置悬挂“绿、青、蓝、紫”四色区分代表四个等级的“食品安全包保责任监督公示牌”,法定代表人、包保干部、企业规模、监管登记等信息一目了然,让企业和群众知晓食品安全“有人管、谁来管”。三是赋予一个“二维码”。坚持“一企一码”,对全县食品企业赋予并亮出一张食品安全二维码,将食品经营主体相关情况纳入二维码赋码内容,让最广大的消费者来监督,倒逼企业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建好“三支队伍”,强化分层分级“人治”。建好“全覆盖、零距离”三支队伍,分层分级构筑食品安全“监管网”。一是建好“包放心”干部队伍。对全县各级各类食品生产经营户进行全面摸底,根据风险等级和经营规模,每家分别明确市、县、乡、村包保责任干部。特别是将往常处于监管真空地带却又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风险的农村餐饮服务队也纳入了D级管控范畴,严格实行农村聚餐报备制。截至目前,全县共介入监管农村聚餐4000多起,未发生1起食品安全事故。二是建好“网小格”志愿队伍。针对广大乡村区域广、主体相对分散的实际情况,结合网格化管理机制,创新推行“多制联动”,全县共设置“网小格”2425个、“网小格”食品监管员12356名。三是建好“食小安”服务队伍。由县市场监管局挑选30名35岁以下的青年同志组建志愿服务小分队,邀请市级专家突击培训,包干负责15个乡镇,点对点上门为乡镇、村(社区)和企业专题宣讲食安政策、集中解决业务难题、收集回应合理诉求,以真心真情促推企业主动履行食品安全责任、规范合法经营,共同打造桃江“食安”品牌。

抓严“三项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制治”。实行闭环处置、分级考核、双向评价三项制度,实现处置、考核、评价全流程管理。一是坚持闭环处置制度。对包保干部督导检查、网小格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情况、及时督促整改,重大突出问题移交立案查处,做到件件有落实,处处有回音。二是坚持分级考核制度。采取分层分级方式,将“两个责任”履职情况纳入县食安委对乡镇的考核,乡镇对村(社区)包保干部、协管员的考核。三是坚持双向评价制度。根据各级任务清单统一印制检查台账留存于包保主体,包保干部督导检查全过程实行留痕管理,并由包保主体签字确认,开展包保干部与企业主体双向监督,年终由监管对象对包保干部的年度履职、廉政、服务等情况进行测评,确保干部包保责任与企业主体责任双落实。

桃江县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细微处着手,向高水准挺进,把食品安全看得一重再重,管得一严再严,抓得一紧再紧,坚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努力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