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钟菁华 谢晓明 记者张坤)近年来,吉安市紧紧围绕“绿色发展、质量兴农”战略目标,以省市共建为契机,以智慧监管为支撑,全面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走出了一条从“产出来”到“管出来”再到“强起来”的农安发展新路径。

顶层设计,绘就“绿”底色
吉安市高度重视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系统谋划与制度保障。先后出台《吉安市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先行先试工作方案(2021-2025)》等系列文件,明确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责任到人”的推进格局,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落地。
资金保障,注入“绿”动能
稳定的资金投入是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吉安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经费纳入市本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绿色产业发展、检测能力提升与智慧平台运维。同时,严格规范资金使用流程,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推动项目高效实施。
标准引领,提升“绿”品质
围绕“三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目标,吉安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制修订与推广应用。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地方标准制定,推动标准体系向全链条延伸。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7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为绿色农产品生产提供“源头保障”。

智慧监管,守护“绿”安全
依托省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吉安市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全市2475家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平台管理,实现“应管尽管”。通过“乡速测、县定量、市监督、省预警”的分层检测机制,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8%以上,筑牢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防线。
品牌赋能,释放“绿”效益
吉安市坚持“以品牌引领产业,以产业带动增收”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井冈山”区域公用品牌,推动“泰和乌鸡”“狗枯脑茶”等特色产品跻身国家名特优新名录。遂川县通过11.6万亩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建设,带动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9亿元,品牌价值达48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

从制度设计到资金保障,从标准建设到智慧监管,从品牌打造到效益提升,吉安市正以系统思维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未来,吉安将继续擦亮“绿色底色”,筑牢“安全底线”,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吉安经验”。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