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封梅康 番市宣) 近日,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番禺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五科主办的“蔡某不正当有奖销售案”,在2025年9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福建厦门举办的第二届价监竞争能力提升活动现场评审中,由执法人员邓远光主办并主讲,代表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进行现场汇报,经多轮评审脱颖而出,被评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典型案例。该案此前已依法对当事人作出44万元行政处罚,涉案金额达523万元,涉及834名消费者,此次获评市场监管总局典型案例,既是对案件办理质量与执法专业性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番禺区市场监管局维护市场秩序、守护消费者权益的坚定决心。
“蔡某不正当有奖销售案”被评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典型案例 图片来源:番市宣
【案情回顾】“扫码中奖”设套,团伙分工缜密实施欺诈
2023年10月,番禺区市场监管局收到多宗群众举报,反映辖区一“数码科技家电”店铺涉嫌以扫码中奖诱骗充值。番禺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迅速开展外围调查,于10月23日联合公安部门对该店铺突击检查,10月29日正式立案。
经查,2023年3月至10月期间,当事人蔡某及其团伙在街面以赠送充电线、充电头等小礼品为诱饵,诱导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参与所谓“点赞抽奖”。消费者扫码后,界面一律显示中得“手机”“平板电脑”或“电动自行车”等大奖,但未公示奖项设置、奖品数量、兑奖条件等关键信息。促销员以“领奖不存在任何消费”“免费兑奖”等话术,诱使消费者前往涉案店铺兑奖。消费者到店后,营销员以核对身份、查询征信为由,套取其手机号、身份证、网贷额度等信息,进而诱导其签订所谓的“免费兑奖协议”,并要求消费者向名为“昌大商城”的网上商城充值1800元至13800元不等。如消费者拒绝充值,则无法领取奖品,营销员还会以“奖品已激活”“违约将面临高额赔款”等话术施压,甚至协助消费者操作网贷完成支付。
为逃避监管,制造违法主体中断的假象,蔡某于2023年9月22日主动注销其经营的“启南通讯店”营业执照,随后由其团伙成员徐某在原址新注册营业执照继续运营,沿用原模式作案。经查实,蔡某始终为店铺实际控制人,掌控网上商城管理员账号、密码、资金账户及充值、退费权限。此外,团伙还通过“奖品已激活不可放弃”“违约需赔款、惹官司”等话术威胁消费者,强制引导使用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网贷工具充值,且搭建仿冒淘宝、京东图标的虚假商城(商品价高质劣),甚至修改号码为“110”冒充警方施压拒绝退款,受害人群多为防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不足的外来务工人员。
截至案发,该团伙累计诱导834人充值,涉案金额达523万元,引发群众投诉举报20余宗。番禺区市场监管局依据《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二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等法律法规,综合考虑其违法时长、涉案金额、社会影响等情节,于2024年2月对蔡某作出“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罚款44万元”的行政处罚;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后,番禺区政府维持原处罚决定,目前罚款已全部入库。同时,因发现团伙涉嫌强迫交易、冒充警务人员、诈骗等刑事犯罪线索,番禺区市场监管局已将相关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邓远光主讲“蔡某不正当有奖销售案”现场 图片来源:番市宣
【典型意义】从地方查处到全国示范,案件彰显多重价值
——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净化消费环境
蔡某不正当有奖销售案反映出当前市场上出现的以“扫码中奖”为诱饵、实为套路消费的新型欺诈行为。番禺区市场监管局通过精准认定主体、联合突击、电子固证、行刑衔接等举措,有效打击了违法团伙,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此次获评市场监管总局典型案例,更让该案件的治理经验成为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的参考样本,助力更广范围的消费环境净化。
——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回应社会关切
该案涉及834名消费者,涉案金额超500万元,且受害人群多为外来务工人员,若未及时查处,将导致更多权益受损。番禺区市场监管局在办案中,一方面通过充分进行外围调查,通过详细询问受害人,摸清违法团伙的运作模式,并争取公安机关的协同支持,突击现场检查,固定核心证据;另一方面,针对团伙强制网贷、冒充警方等恶劣行为,以“行政查处+刑事移送”形成双重震慑,阻止违法团伙继续侵害权益。案件办理既为消费者挽回潜在损失,更彰显监管部门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决心,增强消费者安全感与信任感,其维权成效与民生导向也成为获评总局典型案例的重要考量。
——明晰法律适用边界,提升执法公信力
针对案件中“违法主体认定”“多重违法行为定性”等争议焦点,番禺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以“穿透式”执法思维,严格依据法律破局:在主体认定上,虽蔡某通过注销、新办营业执照逃避监管,但办案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三款“经营者包括从事商品经营的自然人”规定,结合其掌控后台权限、资金账户等证据,锁定蔡某为实际控制人并以其为主体立案;在法律适用上,综合考量行为性质与情节,优先以处罚较重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定性,同时移送涉刑线索,符合“过罚相当”原则与全面追责要求。专家评审指出,该案“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高效率办理”,其法律适用逻辑与办案效率,为全国同类案件提供清晰指引,进一步提升了行政执法的公信力与专业形象。
——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构建综合治理格局
该案成功办理离不开跨部门协作:调查阶段,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开展突击检查,公安负责控制涉案人员、切断对外联系,市场监管负责固定经营数据、电子证据,实现分工高效配合;后续处理中,发现涉刑线索后及时向区委政法委报告并移送公安,推动形成“市场监管+公安+综治”协同治理模式。这种联动不仅提升办案效率,更打破单一部门执法局限,形成对复杂违法行为的综合打击合力,其协作经验也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构建“全链条治理”机制提供了可复制参考,成为案件获评市场监管总局典型案例的重要亮点。
——展现地方执法实力,凝聚团队协作力量
此次第二届价监竞争能力提升活动中,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部门共推荐案例479宗,蔡某不正当有奖销售案经线上演示、多轮遴选层层突围,最终登上现场评审舞台,向全国同仁展现番禺区市场监管局执法能力与专业风采。据了解,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共立案查处不正当竞争、传销、违规收费及价格类案件3.86万宗,该案在众多案件中获评典型,既体现了番禺区市场监管局在价监竞争执法领域的突出实力,也印证了团队协作的重要价值——此项荣誉的取得,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执法人员的严谨履职与紧密协作,每一份汗水与付出,都凝聚成推动执法工作提质增效的坚实力量,荣誉属于每一位为此辛勤奉献的同仁。
“蔡某不正当有奖销售案”获评总局典型案例,既是对番禺区市场监管局过往执法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履职尽责的激励。长期以来,番禺区市场监管局始终将执法工作置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民生权益的核心位置,以“严标准、高要求”锤炼执法队伍专业技能——从案件线索研判到证据固定,从法律适用论证到跨部门协作,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高效,不断提升应对新型、复杂违法行为的能力。此次荣誉的获得,不仅增强了全体执法人员的职业荣誉感与使命感,更坚定了全局以高质量执法护航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下一步,番禺区市场监管局将以该案为标杆,持续深化执法能力建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紧盯新型消费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的打击态势;同时,进一步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强化普法宣传教育,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更高效率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升群众消费安全感与幸福感贡献更多市场监管力量!
【温馨提醒】番禺区市场监管局提示:警惕“有奖销售”陷阱,依法维护权益
一是警惕“免费”“100%中奖”诱惑:遇到街头赠送小礼品、要求扫码点赞抽奖时,务必核实主办方身份(尤其警惕“伪装运营商”等宣称),切勿轻信“无门槛免费领奖”承诺,凡是要求“充值”“转账”“签协议”才能兑奖的,均可能为骗局。
二是严守个人信息与消费自主底线: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网贷额度等敏感内容,对“不充值不能领奖”“违约要赔款”等威胁话术,坚决拒绝并及时脱身,同时保留聊天记录、中奖页面截图、协议文本等证据。
三是选择正规渠道参与活动:参与促销、有奖销售时,优先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正规商家,注意查看活动公示的奖项种类、参与条件、兑奖方式、主办方信息等,避免在无明确经营主体、无正规资质的场所参与活动。
四是遭遇侵权及时维权:发现疑似消费欺诈或权益受损时,可通过020-12345政务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