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罗臻 鄢名伟)依托大广高速、杭瑞高速、阳新火车站构建的立体交通网络,湖北阳新县城东管理区正加速崛起为鄂东南商贸新地标。通过精准招引“高、大、精”项目,该区着力发展综合性大市场,打造集交易、物流、金融、商业、研发、加工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链集群,有效辐射周边5县市30乡镇逾200万消费人群。一座兼具现代气息、文明风尚、生态底色与蓬勃活力的商贸新城轮廓日益清晰。
发展成效数据亮眼:2024年,城东管理区限上商贸业营业总额达14.9亿元,同比增长32%;规上服务业营收实现2.47亿元,同比增长20%。
招大引强,多元商圈格局成型
盛夏时节,阳新铜锣湾广场内生机盎然。儿童乐园欢声笑语,购物区人流如织,璀璨灯光下,现代商业活力与市井烟火气和谐交融。运营部负责人常汝萍介绍:“铜锣湾广场涵盖近20个业态,商业面积8.5万平方米,自去年12月27日开业以来,日均客流量稳定在2万人次,真正实现了‘一个商圈繁荣一座城’的愿景。”
五年精耕细作,宏维城市综合体功能日臻完善。目前总投资额达7.7亿元,业态覆盖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及综合娱乐,预计年创税收800万元,带动400人就业。
莲花湖1号生活广场则呈现另一番景象:农贸区品类丰富、购销两旺;餐饮区香气四溢、座无虚席;休闲区舒适惬意。这座集农贸、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体,已成为满足居民日常需求、汇聚区域活力的重要中心。副总经理刘娟梅表示,这里承载着阳新人的幸福生活图景。
加上新天地广场及碧桂园商圈(含8.5万㎡复合商业中心、时尚步行街等),城东管理区已形成以莲花湖1号、新天地、铜锣湾三大核心商圈为引领,多商业综合体协同发展的繁荣格局。随着更多项目落地,区域商贸功能将持续升级,城市发展红利加速释放。
优化服务,厚植营商沃土
“项目落户只是起点,服务没有终点。”铜锣湾广场常汝萍对此深有体会。开业初期,交通不便制约了客流。管理区书记毛卫平亲自带领商家对接交运、城管、自规等部门,协调优化公交线路。如今,6路、801路、1601路、1602路等多条公交线路已通达附近,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难题。
莲花湖1号生活广场也曾面临设计缺陷的困扰。刘娟梅坦言,南门不通、动线不合理、标识不清、无障碍设施不足等问题,曾影响顾客尤其是老年人和带小孩家庭的体验。在管理区协调推动下,城建、城管、自规等部门联合行动,高效完成整改,显著提升了购物体验。这种借鉴“一线协商”机制(如燕子口社区排水沟改造经验)快速响应、解决问题的模式,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实践。
近年来,城东管理区持续加大惠企力度,在财税奖励、项目扶持、人才引进、要素保障等方面精准施策。深化商事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助力经营主体轻装前行、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全区商贸主体已突破1.2万户,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提质增效,激活消费新动能
夜幕降临,消费活力持续迸发。7月25日晚,铜锣湾广场“仲夏消费季暨醇岛啤酒美食节”盛大启幕。“乐购阳新潮玩一夏”的主题,融合“吃、喝、玩、乐、购、赏”体验,配合趣味活动和丰富优惠,吸引大量市民游客,成为激活夜经济的生动注脚。常汝萍表示,活动有效聚集人气,周边形成密集消费圈,展现了强劲引流能力。
新天地广场则通过业态升级与精准策划,聚力发展“夜经济”。广场周边汇聚15家大型商超和241家小微商铺,形成丰富商业生态。其打造的都市化夜间消费场景,已成为市民休闲购物的重要选择。
以党建赋能商圈治理,城东管理区创新成立商圈党支部,为150家经营户挂牌“共产党员示范经营户”,构建共治共享格局。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切实解决商铺下水道整改、外围环境整治等实际问题,提振商户信心。
同时,管理区积极拥抱新趋势,探索发展个性派对、汽车改装、新式茶饮、共享出行等时尚消费;实施核心商圈、特色街区提质工程,着力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和网红打卡地,推动消费场景迭代升级。
“以区位优势撬动资源,以一流环境吸引产业,以都市配套集聚人口,最终对标国际提升竞争力。”城东管理区党委书记毛卫平表示,城东管理区正努力探索一条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同类地区提供可借鉴的“阳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