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黄石市担当作为“好支书”袁修鸿:苦练“绣花功”绣美“锦绣图”

2025-07-28 10:05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邱水英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 (程华新)紫薇绽蕊摇芳影,茉莉含香遍野飘。7月25日,黄石党建通报:阳新县排市镇下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袁修鸿荣获担当作为“好支书”称号。

踏入下桥村,乡间沃野,抬头是画,入目是景……一条条新铺柏油路蜿蜒村庄,一栋栋新式别墅与青山碧水相映成趣,一处处生态产业生机勃勃,一张张百姓笑脸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下桥就是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再听,村民们翘起大拇指:“袁修鸿书记把百姓搞富了!”“将村庄弄美了!”“袁支书苦练‘绣花功’,绣出‘锦绣图’!”作为县、镇党代表及村支书,他凝心谋发展、实干勇担当,以辛劳汗水让“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蝶变为“全县基层先进党组织”。他先后荣获“红旗型党组织书记”“工作标兵”等多项荣誉。

捋顺“红丝线”绣密干群“连心图”

“还往右边移一点,好了。”袁修鸿的妻子陈春华提示正在悬挂“优秀党组织书记”奖牌的老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头雁”领飞,“雁群”高飞。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袁知基说:“今日下桥满目新,丹山碧水绘灵秀。袁支书用辛苦指数增进村民的幸福指数!”

下桥村12个村民小组,594户2737人。由于村民“乱”、党员“散”、干部“懒”,被列入“软弱涣散”党组织。2021年11月,大学文化的袁修鸿,党性强、威望高、讲原则、善管理……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越是艰险越向前,敢教日月换新天。”袁修鸿顶着巨大压力,凭着一颗公德心,一杆公平秤,村里事务敢“碰硬”,“自己率先垂范,带好一班人”,擂响大干快干“战鼓”,掀起乡村振兴“澎湃春潮”。

“守住一份初心,担起一份责任。”袁修鸿发挥核心、堡垒、模范“三大作用”,强化党性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砥砺初心使命,实施作风整顿……64名党员“软懒散”现象得到有效改善;用“心连心”滴润民心,他与群众同围一张桌、同坐一条凳、同商一件事,面对面、心贴心,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提振了“精气神”;他落实落细主题党日、专题组织生活会、“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建强了一支“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硬队伍”,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他发挥“五老”和青年、民兵、妇联等群团作用,成立“红星志愿者服务队”“巾帼连心志愿队”“团员青年志愿队”……将“组织所能”与“群众所需”无缝对接,切实打通服务村民“最后一步路”,让村民生活更有品质更舒心更美好。

村委会副主任明廷柏说,与袁书记共事,最能理解什么叫“我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他构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村民示范户”组织架构,汇聚“硬核”力量,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各家各户,将“民法典”送到群众“家门口”、把惠民政策送到田间地头,绘就新时代“鱼水情深图”。

打开“民意窗”,架起“连心桥”。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持续开展春节“送温暖”、三八“微心愿”、七一“送党恩”、九九“敬老情”、激励“考大学”、表彰“军儿郎”等多项活动,爱洒下桥,情满人间。

推进“村帮办”,村民“少麻烦”。袁修鸿创新村干部“全程代办”,破解村民“办事远、跑腿累”难题。村委会委员明平松说:“帮办农补、社保、医保、优扶等46个事项,让百姓“少跑腿”“零障碍”。1到6月,为村民代办帮办各类服务事项161件。

“支书好比‘一根针’,巧穿工作‘千条线’。”袁修鸿说,想要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允许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他“约法三章”,村里项目工程绝不让亲朋好友插手,惠民政策绝不搞沾亲带故徇私;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心一意为民的宗旨。

解决“小问题”,拉近“零距离”。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有村民需要,袁修鸿就出现在哪里;他深入身入心入,征集村民“急难愁盼”,推行清单式管理,把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放心事、舒心事、幸福事,持续3年“零上访”。

找准“下针点”织壮产业“富裕图”

一座座青山绿意盎然,一片片茶园青翠欲滴,目之所及,“丰”景如画,醉人的是茶香、茶韵,沁人心脾。

自动喷灌显“身手”,茶园一键就“止渴”。在双坑山茶园,数百个自动喷灌头齐齐开启,三百六十度旋转,向茶树四周不停地喷射出一道道银白色的细长水柱,顿时整座茶山水雾弥漫,晶莹的水雾与嫩绿的茶叶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靓丽的茶园“丰”景。

“一片绿叶”,绘就共富画卷。下桥村丰宝合作社朱丰宝激情地说:“袁支书带领我们开荒拓土,抽槽、整地、栽茶树、施肥料……创建400亩共富茶园。今年已产白茶叶800公斤,纯收入20万元。”

“撂荒地变身‘金土地’,产业兴带动‘百姓富’。”袁修鸿在“民情记事簿”中写道,集聚生态产业群,让村民在“家门口”端稳“金饭碗”,点亮乡村振兴“薪”希望。

“共产党好,袁支书亲。我长期家门口务工,除了‘春夏秋冬’采茶,还负责茶园除草、松土、施肥和管理,一年收入3.2万元,好日子越过越甜!”59岁的脱贫户张冬平说。

“粒粒油籽,滴滴芳香。”袁修鸿把农村的闲置资源整合起来,让集体“沉睡”的资源活跃起来,发展油茶400亩,村民人均增收最高达2000元。

“从‘外出找事做’到‘家门口增收’,归根到底是袁修鸿支书营造新产业新业态,让村民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见证了下桥村产业发展的年轻媳妇汪早珍说。

“抱团发展”闯市场,奏响共富“最强音”。袁修鸿打造“‘两委有作为、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的“下桥样板”,成功蹚出“村‘两委+合作社+基地+土地入股+劳力参与”新路径,发展智能玻璃温室果蔬40亩、“红美人”170亩、油茶400亩、香稻900亩、“黄金芽”1000亩、“牛羊牧歌”等多元新型联合体,带动20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袁支书送就业岗位上门,让我家幸福生活越过越好!”58岁的脱贫户钟顺意掰着指头算着,脸上盛开了“菊花”。她说,昔日种3亩稻谷和红薯,一年也收入不到几个钱,零花靠已嫁女儿发“红包”。修鸿支书劝导土地流转收“租金”、家门口打工领“薪金”、入股得利赚“红金”,一年收入4万多元。如今,想要什么,就在网上购什么,这幸福日子真甜哟!

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陈世华说:“善于创新,敢为人先,袁书记带领干群发展生态产业,奏出‘七彩田园曲’,走出村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增长的‘双赢双增’之路,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万元。”

磨亮“绣花针”刺美宜居“祥和图”

今日下桥,远眺青山如黛,近观碧水似玉,闻到的是清新的花香,听到的是清脆的鸟鸣,感受的是“世外桃源”。

年逾古稀的老党员明平发激情地说:“这两年,我听得最多的话‘修鸿为民办实事,下桥振兴绘新图’;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村庄美了,生活好了’。”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让群众满意才是“硬道理”。

人居环境整治,危旧房屋、残垣断壁、牛栏猪圈、濒临倒塌……怎么办?袁修鸿说:“拆旧除危焕新颜。”

“‘拆’出发展新空间,袁支书先从亲人‘开刀’。”在拆陈世淼的旧危房时,村委会委员、妇联主席周晓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陈世淼找妹夫袁修鸿说情:“妹夫,我可是你二舅子啊,难道也不可以通融一下?”袁修鸿回答:“二哥,对不起呀,我要一视同仁。”陈世淼说出“白眼狼,六亲不认”后甩手而去。

袁修鸿“厚着脸皮”四进家门,与二哥“讲政策、谈危情、话整治”,最终陈世淼不得不自觉拆除了。

随着袁修鸿三叔袁知美的危旧房在轰鸣的机械声中推倒拆除,全村97间危旧房,吹响了“集结号”。

“有力有序搭起‘民心桥’,用心用情办好‘民生事’。”70岁的老党员汪水英说,“路通了,办什么事都方便了。”

步入袁家湾,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平整的柏油路,将湾与湾连接,把一家一户串联起来,一阵阵欢声笑语飘荡在农家庭院,一家家门前贴着的红对联,映衬着一张张纯朴的农民笑脸……

“打通‘断头路’,连起‘干群心’。”袁修鸿积极向上挣项目、筹资金、定方案、精施工……打通3.1公里断头路、拉通1.9公里产业路,构筑4.1公里“五化”道路……畅通12个生产小组“微循环”,让农民“出门柏油路,抬脚就乘车”化为现实。

关爱“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没有袁支书,哪来这老年儿童活动中心?”村民王意平感叹地说。

走进老年儿童活动中心,象棋、扑克、麻将、“向日葵亲子小屋”……不亦乐乎,成为“一老一小”爱喜爱的“打卡地”。

过去“臭水垱”,如今“幸福塘”。袁修鸿用红砖垒筑的“长城”栏杆,象征着下桥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用青瓦构造的“孔方兄”,寓意着村民“钱袋子”鼓了,幸福感强了。

打造村庄“微广场”,改出群众“大幸福”。袁修鸿构建乔、灌、花、草等植物群落组合搭配,层次丰富,绿意融融,百花芬芳;桂花、紫薇、香樟,点缀绿树花丛,健身路径、小花园、太阳灯……点点滴滴“装饰”了下桥村“脸面”,点缀了老百姓的“诗与远方”。

“村规民约村民立,共同遵守都受益。”他运用“一约四会”,把“门前三包”“美丽庭院”写入《村规民约》,让“草根宪法”“约”出环境善治“新画卷”。

年轻媳妇王意平说:“乡村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袁支书按下人居环境‘美颜’键,从‘一片美’向‘整体美’提升,由‘环境美’到‘生活美’飞跃。”

“留住乡愁记忆,绘就‘和美下桥’。”村民陈丽笑容灿烂地说,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环境“脏乱差”。袁支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后,环境干净了,日子更美了,居住在下桥既可寻得世外田园的安宁,又可遇见诗意山水的远方。

“心系百姓办实事,件件小事暖民心。”袁修鸿与村“两委勠力同心,一件接着一件干,先后创建党群服务中心、老年儿童活动中心、村民休闲广场、新型卫生室、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架连心桥、造幸福塘、接自来水、垒抗旱站、安路灯、修水库、打水井、固堤防、砌护坡、疏沟渠,清淤泥、绿化村庄、美化庭院、道路“黑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全覆盖……不断补齐设施短板,让百姓获得感节节攀升。

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成合意说:“袁修鸿像竹子一样,向下‘扎根’,深入农家,深入民心;向上‘拔节’,红心向党,勇攀高峰。”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班子。”排市镇党委书记舒春风表示,下桥村以“聚变”催“巨变”,实现“三类村”到“红旗村”的蝶变,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新时期一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就是振兴乡村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