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三级主办李蓝:系统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全力保障输入型超大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2025-10-22 12:44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夏思睿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方冰)  10月16日——17日,由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大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大会以“强化食安监管信息互联共享 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食品安全领域专家及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180个市、区、县市场监管和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及50家食品企业负责人共计350人集聚一堂,对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16号下午,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三级主办李蓝出席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交流大会并进行主题发言,介绍了深圳作为输入型超大城市在食用农产品抽检工作方面的经验及未来规划。

据李蓝介绍,深圳市作为一座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不仅承载着本地近1800万常住人口的生活需求,还肩负着保障香港750万人口农产品供应的重任。然而,深圳全市耕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3.4%,95%以上农产品依靠外地输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输入性风险高,这对深圳市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十四五”期间,深圳创新开展供深“菜篮子”基地飞行检查,着重在人民有感度上下功夫,实施食用农产品抽检第三方承检机构“全过程监理”,在食用农产品抽检上成果显著。抽检覆盖率逐年提升,从2021年的4.5批次/千人,增长至2024年的4.8批次/千人,预计今年将达到5批次/千人。

通过加大抽检量,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以高压态势促进行业规范,有效阻止问题农产品流通,保障了市民的饮食安全。但是李蓝也坦言,当前监管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源头风险治理难度大,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给监管带来了新的风险点,同时抽检的靶向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李蓝表示,针对这些问题,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正在积极筹划“十五五”期间的工作部署。

在监管方式上,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将从传统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积极探索试行“熔断”“静止”机制。通过梳理高风险品种项目和多次抽检不合格经营者的供应商及产地“黑名单”,监督指导经营者更换供应商和调整产品产地,从源头上降低风险。同时,推行“检打联动”,抽检发现问题立即转化为执法线索,快速追溯并严查问题投入品来源,形成震慑。

在技术层面,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将强化非靶向筛查能力。借助高分辨质谱技术,如飞行时间质谱,提升对未知化合物的快速筛查与识别能力,提高抽检靶向性,及时应对新兴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李蓝最后表示,“十五五期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将聚焦输入型城市特点,以问题为导向,以风险管控为核心,深化食用农产品抽检工作。持续优化抽检靶向性与覆盖率,依托大数据分析动态调整抽检重点,提升监管资源使用效能,系统构建“源头可控、过程可溯、风险可预警、问题可处置”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全力保障输入型超大城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