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三代果农的匠心传承与荣耀之路——记“花牛王”何小龙的苹果人生

2025-09-28 16:42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荆鹏鹏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刘志刚  刘建斌) 在甘肃天水广袤的黄土塬上,苹果树是世代扎根的“摇钱树”,更是承载家族记忆的“传家宝”。对于甘谷县谢家湾乡九零后何小龙而言,苹果园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根枝条,都镌刻着爷爷的蹒跚身影、父亲的坚实足迹,也生长着他自己的青春与梦想。从红元帅到秦观,再到天汪一号,40余年三代人接力深耕,这位年轻的“花牛王”用汗水与智慧,让自家的苹果从黄土坡走向全国舞台,在果品改良与品牌建设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属于新时代果农的荣耀之路。

图说:何小龙和他的花牛苹果

何小龙的苹果情缘,要从爷爷那一代说起。“打我记事起,家里就种着苹果,最早是红元帅。”何小龙回忆道,爷爷那一辈种苹果,靠的是“看天吃饭”的经验,没有先进技术,也没有改良品种,红元帅虽然名气大,但口感和产量都不稳定,一家人守着几亩果园,日子过得紧巴巴。即便如此,爷爷对果树的珍视却刻进了骨子里——天旱时,他会挑着水桶一趟趟往果园跑,把水浇到每一棵果树的根部;冬天果树休眠,他会仔细给树干涂白,防止病虫害侵袭。“爷爷常说,果树和人一样,你对它好,它才会给你回报。”这句朴素的话,成了何家三代人种果的“家训”。

到了父亲这一代,苹果种植迎来了第一次“升级”。何小龙上小学时,市场对苹果品质的需求逐渐提高,红元帅的劣势越来越明显。为了让果园“焕发生机”,父亲四处打听优质品种,最终从陕西带回了秦观苹果的枝条。“那时候没有嫁接技术,父亲就跟着老果农学,一点点摸索。”何小龙记得,父亲每天吃完晚饭就钻进果园,借着煤油灯的光修剪枝条、练习嫁接,手上常常被树枝划得满是伤口。有时候嫁接失败了,父亲会蹲在果树旁叹气,但第二天又会重新拿起剪刀。就这样,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家里的果园终于换上了秦观品种。“秦观苹果口感脆甜,产量也比红元帅高,那年秋天,家里的苹果第一次卖上了好价钱。”看着父亲脸上的笑容,何小龙第一次感受到,种苹果不仅要靠“匠心”,更要靠“创新”。

2015年,初中中专毕业的何小龙在外打了两年工后,毅然回到了家乡。“在外打工的时候,总惦记着家里的果园,也发现城里人越来越喜欢优质农产品,觉得种苹果肯定有前途。”回到家后,何小龙第一件事就是考察市场,当得知天水当地培育出了新品种“天王一号”时,他立刻决定引进种植。“那时候家里人还有点犹豫,觉得秦观已经种得挺好了,没必要冒险。”但何小龙坚信,只有紧跟品种改良的步伐,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他一次次给家人分析市场趋势,还带着父亲去其他种植户的果园考察,最终说服了家人。

引进“天汪一号”后,何小龙没有像父辈那样“凭经验种植”,而是主动寻求科学技术的支撑。“我知道,要种出好苹果,光有好品种还不够,必须得有好技术。”那几年,只要县里、市里有苹果种植技术培训,何小龙都会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在县工业区的培训课上,他认真学习果树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管理等知识,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要点;到天水市参加培训时,他主动向专家请教“天汪一号”的种植难点,把专家的指导一一记在心里,回到家后就在果园里实践。

为了掌握更专业的技术,何小龙还主动报名参加了苹果种植技术员资格考试。备考期间,他白天在果园干活,晚上就熬夜看书、刷题,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打电话向培训老师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何小龙成功拿到了苹果种植技术员证书。“有了这个证书,不仅自己心里有底,客户也更信任我们的苹果了。”何小龙笑着说,凭借科学的种植技术,家里的“天汪一号”苹果品质越来越好,个头均匀、色泽红润、甜度适中,每年一成熟就被收购商抢购一空,果园的收入也翻了好几番。

随着种植技术的日益成熟,何小龙的苹果开始在各类评比中崭露头角。2017年,他带着自家的“天汪一号”参加天水花牛苹果评比,一举斩获金奖;2018年至2022年,他的苹果又先后获得银奖、优秀奖等荣誉,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苹果能手”。2020年,何小龙被天水市人民政府评为“花牛苹果种植能手”,这份官方认可,让他更加坚定了深耕苹果产业的决心。

2024年,对于何小龙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带着自家的免套袋苹果参加全国评比,最终荣获“全国免套袋苹果特等奖”。“免套袋种植难度很大,既要保证苹果的色泽和口感,又要防止病虫害,这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何小龙介绍,为了种出优质的免套袋苹果,他反复试验病虫害防控技术,采用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农药使用;同时优化水肥管理,保证果树营养均衡。“拿到特等奖的时候,我第一时间给父亲打了电话,他在电话里哭了,说86岁的爷爷听后特别高兴。”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何小龙个人技术的认可,更是对何家三代人匠心传承的最好回报。

在提升果品品质的同时,何小龙也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以前卖苹果,都是按斤卖,没有品牌,价格上不去。现在消费者认品牌,有了自己的品牌,才能卖出好价钱,走得更远。”2021年,何小龙经过精心筹备,成功申请注册了“花牛王盛果”商标,为自家的优质苹果打造了专属品牌标识。为了打响品牌,他还学习电商运营知识,开设了线上店铺,把苹果卖到了全国各地。“现在很多客户都是冲着‘花牛王盛果’这个品牌来的,他们说我们的苹果口感好、品质有保障。”看着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何小龙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如今,何小龙的果园已经从最初的几亩发展到了30多亩,每年产量达十几万斤,不仅自己实现了增收致富,还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优质苹果,分享种植技术。“爷爷和父亲把种苹果的手艺传给了我,我不仅要把它做好,还要把它传下去,让更多人靠种苹果过上好日子。”谈及未来,何小龙充满期待,他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多先进技术,打造集种植、采摘、销售于一体的苹果产业基地,让“花牛王盛果”这个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从爷爷的红元帅到父亲的秦观,再到何小龙的天汪一号与“花牛王盛果”,40余年的时光里,何家三代人用坚守与创新,在黄土塬上书写了一段关于匠心传承的故事。对于何小龙而言,苹果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一份责任与荣耀。在这条充满希望的苹果之路上,这位年轻的“花牛王”正带着三代人的梦想,稳步前行,绽放着新时代果农的别样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