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第二届“食品与健康传播大会”在京召开 共话食品健康管理与科普传播新路径

2025-09-08 11:21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夏思睿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刘延正)9月7日,第二届“食品与健康传播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聚焦当前食品与健康领域的核心议题,汇聚多方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围绕体重管理、食品标签数字化、食品添加剂监管、健康科普传播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同时设置互动体验环节。

△陈君石院士坚持定期锻炼,健康饮食

健康体重管理成焦点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若不采取措施,预计到2030年,因肥胖导致的医疗费用将超过4000亿元,给国家医疗体系带来巨大压力。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发布的《成人健康体重管理白皮书(2025)》显示,73%的受访者表达了体重管理期望,64%愿意付诸努力,真正行动者仅55%,而将其融入日常形成习惯者仅38%。“我不会”“我很忙”“见效慢”等成为体重管理最大的痛点。

陈君石院士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方面的建议:一是吃好一日三餐,告别“饿瘦”陷阱,早餐必吃、晚餐忌晚、规律定量;二是运动时需减脂和增肌双轨并行,有氧、抗阻结合,特别提醒老年人注重肌肉维持;三是养成体重管理“终生管理、持之以恒”的理念,拒绝采用速成与极端手段。

食品标签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今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数字标签的应用标志着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数字标签突破了食品标签“实体化”的边界,除可通过数字标签页面缩放的功能更清晰地展示食品信息外,数字标签设置的音、视频功能,极大丰富了食品标签信息的展示形式,有效解决食品标签不易识读的问题。

国家卫健委食品司副司长宫国强介绍了“食品数字标签”推广进展。他表示,在各方的积极推动下,已有千余款食品拥有了“数字身份证”。接下来,食品数字标签还将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并探索与网络食品经营、智能家居等创新应用场景的衔接,打造食品数字标签的生态链,使数字标签惠民生、暖民心。

食品添加剂监管与科普并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生产经营司副司长张士侠在发言中强调,食品添加剂的合规使用是食品行业履行主体责任的基本要求,也是打造食品安心消费环境的重要保障。在抓好食品添加剂从生产、销售到使用全链条监管的同时,也希望专业界积极开展科普传播,及时澄清相关流言与误解,促进食品安全共治和协同。

热点话题需科学解读

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车会莲详细解读了《燕麦与健康的科学共识》。目前中国人全谷物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严重不足,而燕麦作为代表性全谷物,不仅营养丰富,在改善血脂和心脏健康、促进肠道健康和体重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针对网络上围绕糖与甜味剂的诸多争议与流言,科信中心主任钟凯围绕“糖是否成瘾”“果糖是否导致脂肪肝”“无糖是否没有糖”“甜味剂是否更易致胖”等9个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科学解读。他认为,糖和甜味剂都应适量,要控制口味的过度偏好。

专家对话环节

在《乳制品白宝书》发布及专家对话环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营养一室主任方海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范志红、科信中心副主任阮光锋和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司徒文佑围绕“牛奶性寒”“喝奶长痘”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专业解读,并为“四高”人群给出了乳制品选择建议。

食品数字标签扫码体验

大会同期还设置了食品数字标签扫码体验、健康轻食展示、微博达人打卡等互动环节,十多家主流媒体作为大会传播伙伴共同参与了相关科普内容传播。广集多方智慧,凝聚传播动能,大会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星火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