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外卖,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日常。外卖食品安全与否,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确保夏季饮食安全,营造良好食品安全环境,迎泽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日前以网络食品经营单位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太原晚报》6月27日)
外卖带来了便捷,但不可忽视食品安全。收到外卖食品后,看到打包饭菜的塑料袋和塑料餐盒时,是否犯嘀咕:这塑料是否是食品级塑料?饭菜滚烫就放进餐盒,是否有健康风险?外卖包装安全也是外卖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
今年3月1日,《山西省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其中规定,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对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交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依法进行审查,如实登记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等信息,并与其签订食品安全协议,明确食品安全责任。消费者可提出在食品包装上使用餐食封签要求,而商家未使用封签或者封签损毁的,有权拒绝接收。近段时间,太原市各部门也在通过各项整治行动为外卖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入网餐饮提供者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装材料,并对餐饮食品进行包装,避免送餐人员直接接触食品,确保送餐过程中食品不受污染。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外卖餐盒的材质为塑料。有专业人士提出了辨别劣质塑料餐盒的技巧:一看塑料餐盒的安全标识是否齐全,如是否有QS标识及编号,再看餐盒的表面是否光洁、有无杂质或斑点等;二是摸一摸餐盒的强度,使用回收废物或大量添加产业级碳酸钙、滑石粉生产的餐盒,强度一般都很差,轻轻一撕就破裂;三是要闻一闻餐盒有无异味,合格的塑料餐盒是没有异味的。有时,普通消费者还是无法一眼识别,还需相关部门从源头加强监督,加大对采用不合格包装餐盒行为的处罚力度。
食品安全关系到民生福祉,除了从源头管理、动态监测、政策引导、责任落实等方面加强监管外,还可适当开展有奖举报等方式,提升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共同守护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孙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