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安无小事,健康成长系万家”。近年来,一场关于校园食堂的变革正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各地通过硬件升级、管理创新和理念革新,着力打造高标准食堂,不仅守护了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更将营养健康、节约风尚和阳光透明的理念融入日常餐饮服务。本系列报道聚焦全市高标准食堂建设实践,展现从后厨到餐桌的系统性变革,记录这场关乎师生健康的民生工程。今天,我们走进井冈山市古城镇中心小学,探寻其校园食堂的“品质密码”。
守护舌尖上的未来 筑牢成长的根基
学校食堂是保障师生身心健康的关键阵地,更是维系校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吉安市高标准学校食堂建设的浪潮中,井冈山市古城镇中心小学以“为师生提供优质餐饮服务,助力健康成长”为核心导向,从制度建设、设施升级、流程管控到服务优化多管齐下,构建起一套全链条、高标准的食堂管理体系,交出了一份让师生满意、家长放心的餐饮服务答卷。
制度先行,织密管理“责任网”
食品安全,制度为基。该校对食堂管理工作的重视贯穿于顶层设计之中,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食堂管理员专职负责的层级管理架构,各岗位人员权责清晰,形成“人人有责、层层尽责”的管理网络。
在制度建设上,学校严格对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规要求,构建起涵盖食品安全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职责、集中采购、食品检验、卫生检查等在内的完整制度体系,让食堂运营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为保障制度落地见效,学校不仅建立了责任追究与奖励机制,将工作成效与个人绩效直接挂钩,更设立食堂安全投诉台,畅通师生监督渠道,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硬件升级,筑牢安全“防护墙”
良好的就餐与加工环境是优质餐饮服务的前提。面对经费紧张的实际情况,该校多方筹措资金,对食堂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通过科学重新规划布局,食堂各功能区划分更加合理,操作流程更趋顺畅;“三防”设施全面完善,紫外线消毒灯、灭蝇灯、防鼠网等设备配备齐全,从源头阻断病媒生物污染风险;同时配备专业餐具消毒设备,采用高温消毒与化学消毒双重保障模式,确保餐具清洁卫生达标,为师生饮食安全筑牢硬件“防护墙”。

工作人员对食堂地面进行消毒 图片来源:井冈山市市场监管局
流程严控,把好食品“安全关”
食品安全的核心在于全流程管控,该校在食材采购、贮存、加工、供应及人员准入等关键环节建立起严密的管控机制,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采购关:实行严格的食品准入制度,大米、食用油、猪肉、调味品等大宗食品均从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处定点采购,签订正式供应合同并严格执行索证索票登记制度;蔬菜等农副产品同样定点采购,每日安排专人对食材新鲜度、农药残留等进行严格检验,不合格食材坚决杜绝入库。
贮存关:实行规范管理,食材入库前由库房保管员核对数量、质量、保质期等信息,分类存放并严格执行离墙离地、先进先出原则,仓库配备防虫、防鼠设施,定期通风检查,有效防止食材受潮变质。
加工关:严守操作规范,坚决不加工变质食材,蔬菜、肉类等原材料严格清洗浸泡以去除杂质和农药残留;烹饪过程中精准控制油温、火候,确保食品烧熟煮透,兼顾营养与口感。
供应关:食品加工完成后,及时供应给师生。注重细节把控,备餐间保持清洁并定期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空气消毒,工作人员穿戴整洁工作衣帽、口罩,使用专用工具取餐,避免食品二次污染。
准入关:所有食堂工作人员均持证上岗,定期参加健康检查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同时要求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加工食品时不佩戴首饰,从人员管理层面筑牢安全防线。

库房保管员核对食材重量 图片来源:井冈山市市场监管局
素养提升,锻造专业“服务队”
食堂服务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从业人员素质的强化。该校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参与食品安全专题培训,特别邀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专家授课,内容涵盖食品安全法规、操作规范、食物中毒预防与应急处理等核心知识。为检验培训成效,学校每年组织食品安全知识综合考试,实行“合格上岗”制度。此外,学校还关注员工心理健康,通过定期心理疏导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系统化的培训与人文关怀,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为优质餐饮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科学配餐,守护成长“营养线”
针对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和营养需求,该校在餐饮服务中突出“科学配餐、营养均衡”的理念。学校结合季节变化规律,制定每周营养配餐食谱,涵盖谷类、肉类、蔬菜类、豆类、水果类等多种食材,确保学生摄入全面均衡的营养。为保障家长与师生的知情权、监督权,食谱每周提前在食堂公示栏和学校公众号同步公布。同时,学校积极倡导“光盘行动”,通过宣传标语、主题班会、志愿者劝导等多元方式,引导师生树立珍惜粮食的意识,减少餐饮浪费。

家长陪餐现场 图片来源:井冈山市市场监管局
多维监督,激活服务“新动能”
全方位的监督机制是食堂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保障。该校创新构建“内外协同、三级联动”的监督体系:对外成立家长膳食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邀请家长代表深度参与食材采购验收、菜品质量评价等管理环节;对内实行“校长每日巡查、副校长专项检查、膳监会随机抽查”的三级监督机制,对环境卫生、加工流程、服务态度等进行全维度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同时,学校全面推行“五常法”现场管理模式,通过“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精细化管理,实现食堂环境整洁有序、流程规范高效。为精准掌握师生需求,学校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广泛收集关于菜品口味、打餐速度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建立问题台账并限期整改,推动食堂服务质量持续优化。

古城小学召开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 图片来源:井冈山市市场监管局

古城小学召开开放日家长入校园座谈会 图片来源:井冈山市市场监管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井冈山市古城镇中心小学将师生饮食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通过制度完善、硬件升级、流程管控、队伍建设和监督强化,构建起高标准的食堂管理服务体系。这份对“舌尖安全”的坚守,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坚实的餐饮保障,更成为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为吉安市高标准学校食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吉安市井冈山市市场监管局供稿)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黑猫投诉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