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吉安市高标准学校食堂系列报道——吉安市第八中学城北校区

2025-10-20 13:55来源:吉安市吉州区市场监管局 编辑:李紫轩

“校园食安无小事,健康成长系万家”。近年来,一场关于校园食堂的变革正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各地通过硬件升级、管理创新和理念革新,着力打造高标准食堂,不仅守护了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更将营养健康、节约风尚和阳光透明的理念融入日常餐饮服务。本系列报道聚焦全市高标准食堂建设实践,展现从后厨到餐桌的系统性变革,记录这场关乎师生健康的民生工程。今天,我们走进吉安市第八中学城北校区,探寻其校园食堂的“品质密码”。

硬件升级与透明管理:打造阳光厨房样板

步入吉安八中城北校区食堂,现代化的设施与规范化的管理映入眼帘。后厨区域严格实行“色标管理”,加工区按食材类别划分——绿色标识的蔬菜区、红色标识的肉类区、蓝色标识的水产区界限分明,刀具、砧板等厨具对应分区颜色整齐摆放,从源头上避免交叉污染。

食堂的“透明化”管理是一大亮点:“互联网+明厨亮灶”,家长可随时查看食材清洗、加工、烹饪的实时画面,实现“后厨可视化、过程可追溯”。就餐区宽敞明亮,墙上悬挂着学生们以“健康饮食”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既营造了温馨的用餐氛围,也融入了食育文化。

1760938898408501.jpg

检查现场 图片来源:吉州区市场监管局

1760938954641870.jpg

座谈会现场 图片来源:吉州区市场监管局

全链条监管: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为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学校从多个环节入手,构建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验收与质检把关:每日清晨,食材送达后,食堂管理人员与膳食委员共同对食材进行严格验收,核对资质票据,检查新鲜度、保质期等,合格后方可入库;同时,定期对食材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常态化监督机制:扎实推进膳食委员监督工作,由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膳食委员会,每周深入后厨检查卫生、操作流程、菜品质量等,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落实。

多级联动检查: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与教体部门的联合检查,通过“查源头、查台账、查流程、查环境、查反馈”的“五查法”,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形成“自查+专查+社会监督”的闭环管理。

1760939094936350.jpg

检查现场 图片来源:吉州区市场监管局

1760939133702295.jpg

家长代表参观食堂 图片来源:吉州区市场监管局

多元活动:构建家校共育食安防线

学校通过多样化活动,让食品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也让家长深度参与食堂管理。

家长开放日与“千人看食堂”:定期邀请家长走进食堂,参观后厨操作、食材储存等区域,现场品尝菜品,提出建议。结合“千人万人看食堂”活动,扩大监督覆盖面,让食堂管理在阳光下运行。

四方陪餐制度:邀请各级教育、市场监管部门监管人员到校陪餐,与学生一同用餐,听取师生对菜品口味、分量、安全的意见,及时调整改进。

应急与消防演练: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如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和食堂消防演练,提升食堂工作人员与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突发情况能快速响应、妥善处理。

1760939202592019.jpg

学校开展食堂消防演练 图片来源:吉州区市场监管局

1760939285130419.jpg

家长陪餐现场 图片来源:吉州区市场监管局

食育融合:从餐桌到课堂的育人延伸

学校将食堂作为育人阵地,把劳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与饮食文化相结合。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通过案例讲解、知识竞赛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常识,学会辨别不合格食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劳动与食安共绽:开展“艾米果制作”“粽子飘香校园”等活动,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参与食材处理、制作等过程,既体验了劳动乐趣,了解了传统饮食文化,也在实践中学习食材卫生处理、烹饪安全等知识,让“自己动手,安全美味”的理念扎根心中。

节约风尚培育:在食堂张贴“光盘行动”提示语,通过“珍惜粮食”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节约习惯,让“光盘”成为校园新风尚。吉安八中城北校区以高标准建设为基础,以严监管为保障,以多维度活动为纽带,不仅打造了安全、营养、透明的校园食堂,更让食堂成为连接家校、培育良好习惯的育人平台,为全市校园食堂建设提供了有温度、有特色的实践样本。(吉安市吉州区市场监管局供稿

1760939442387479.jpg

1760939470748598.jpg

学校开展各类食品安全教育活动 图片来源:吉州区市场监管局

硬件升级与透明管造阳光厨样板硬件升级与透明管理:打造阳光厨房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