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梁晓莹) 围绕“安全”与“特色”双核心,金华市全力推动“浙产好食品、金华很有味”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不仅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更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的精品食品,让“金华味道”逐步走向全国。今年以来,金华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迅速行动,制定出台推动“浙产好食品”发展行动方案,明确13个省、市、县各级推动发展的特色食品,将47家重点企业纳入“浙产好食品”发展清单,为产业发展划定清晰路径。截至目前,各级部门已助力食品生产企业推进新改扩建项目14个以上,完成投资达6.2亿元,为食品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金华“浙产好食品”发展的重要板块,磐安县成果亮眼。在产业发展上,磐安铁皮石斛建成4个林下仿野生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黄精规模化种植面积稳定在6000亩以上,灵芝相关种植面积稳步扩展突破600亩,为特色食品生产提供优质原料保障。产品开发方面,仅黄精就衍生出糕点、代用茶等50多款产品,实现产业价值大幅提升。政策扶持上,磐安县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并设立奖励资金。今年以来,推动新改扩建2个健康食品生产项目,投入资金800多万元;新增4家健康食品生产许可企业,投入资金超4000万元。同时,该县与浙江农林大学深度合作,共建专家工作站与博士创新站,累计培训36名产业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磐安县“食安共富市集”上售卖的石斛黄精衍生产品 梁晓莹摄
作为“浙产好食品”项目的重要实践地,金华市以火腿产业为核心,通过政策扶持、活动推动、产业升级“三管齐下”,构建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在政策体系上,该市出台《关于支持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标准制定、工艺技改、商标专利等关键环节。其中,对火腿新品研发成功且年销售额超200万元的产品给予10万元奖励,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同时,设立“发酵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试点,推动8家企业完成厂房改造与许可增项。今年上半年,全市火腿产量达231.2万条,同比增长23.6%,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在品牌推广上,金华以“浙产好食品”为纽带,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化推广矩阵。举办“浙产好食品・金华很有味”直播共富活动。活动吸引40余家金华特色食品企业参与,现场展出百余种食品供消费者品尝选购。主播、网红达人及网络销售专业学生共同发力,多角度宣传推广金华优质食品,直播观看人数超30万人次,点赞数突破百万,线上线下销售额合计超80万元,有效提升“金华味道”知名度与影响力。
在产业升级上,金华市推动食品产业从传统手工模式向智能化转型,引进全自动控温控湿设备,全年打造2条数字智能生产线。同时,积极拓展消费市场,开发火腿预制菜、即食发酵火腿等新产品,精准对接年轻消费群体需求。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金华火腿”成功入选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名录,并跻身全国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产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目前,在省市县联合推动及政策支持下,金华特色食品在品质提升与新品开发上均取得扎实进展,传统食品行业焕发出新活力。下一步,金华市将持续深化“浙产好食品”发展,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品结构,让更多优质的“金华味道”香飘万家,助力食品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