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 牛景斌)近日,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以“药品安全 监管为民”为主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药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聚焦“十四五”监管成效展示与“两品一械”(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科普,通过多场景、多形式宣传,有效提升公众安全意识与企业责任意识,为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奠定良好基础。
一、精心筹备,筑牢活动开展基础
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此次宣传周活动,提前谋划,统筹协调各市场监管所、药械流通科、药械使用科及检验检测所等部门,明确职责分工。结合辖区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围绕“进社区、进医院、进校园、进企业”等核心场景设计涵盖“两品一械”安全知识、法规解读、监管成效案例等在内的宣传内容。同时,积极联动门头沟区卫健委、文旅局、镇政府及辖区药械企业、医疗机构、学校等单位,形成“政企校社”协同参与机制,确保活动覆盖广泛、落地见效。
二、多场景发力,推动宣传精准触达
(一)进社区:贴心服务,打通知识传递“最后一公里”。
各市场监管所结合社区居民需求,开展多样化宣传。城子市场监管所深入市场街社区,通过播放宣传海报、视频等形式,重点普及药品真假鉴别、过期药品危害及处理方式、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现场接受群众咨询,手把手指导科学用药。大台所聚焦社区居民日常用药需求,从三方面开展宣讲:一是指导查看药品包装及说明书上的批准文号、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提醒从正规渠道购药;二是帮助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标识,讲解保健食品知识;三是结合藿香正气水与头孢同服致乙醛中毒等案例,解读用药搭配禁忌。活动发放宣传品20余份,覆盖20余人,将安全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潭柘寺市场监管所创新线上宣传模式,通过工作群向村级信息员推送宣传周海报、全国启动仪式链接及药品安全宣传片,依托居民群转发覆盖超1000人次;线下在药店周边设临时宣传点,针对老年群体讲解用药误区,提示警惕虚假药品广告,发放材料20余份,解答咨询10余人次。斋堂所针对当地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对“两品一械”不清楚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前期梳理,围绕痛点制作对应的宣传手册、定制知识点环保袋、定制扇子,并在社区内显著位置同步设立“两品一械”知识科普点,发放小礼品,通过知识竞赛互动竞答的方式,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广泛传播“两品一械”科普知识。
(二)进医院:精准宣讲,强化医患安全认知。
城子市场监管所联合同仁医院门头沟医院开展专题宣讲,面向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解读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流程。活动采用案例分析、互动问答形式,针对患者关心的处方药使用、过期药品处理等问题答疑,向医护人员强调药品储存规范与不良反应监测责任,共同营造规范用药安全环境。雁翅市场监管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咨询台,通过图文展示“十四五”监管成效,讲解“两品一械”安全知识,引导群众参与网络知识竞赛,增强互动性与参与感。
(三)进校园:趣味科普,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妙峰山市场监管所走进妙峰山民族学校,执法人员化身“科普老师”,用通俗语言与生活案例讲解“两品一械”基本概念与区别。课堂上,重点教学药品说明书阅读、抗生素滥用防范、过期药品处理等知识,详解儿童化妆品“小金盾”标识含义,分享创可贴、体温计等医疗器械使用贴士。活动发放设计活泼的宣传折页与海报,鼓励学生担任家庭“药品安全监督员”,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王平市场监管所联合镇政府在王平镇中心小学开展“药品安全记心间 健康成长伴身边”主题活动,围绕“两品一械”选购要点、使用规范及风险识别展开宣传,纠正认知误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健康理念向家庭延伸。
(四)进企业:普法指导,压实主体责任。
各市场监管所深入辖区药械零售企业、化妆品经营单位,开展上门普法宣讲。军庄市场监管所通过面对面交流、发放资料等形式,向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解读药品经营、储存、销售环节规范,普及合理用药、医疗器械使用、化妆品选购等知识,同时征询企业经营难点与监管建议,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增强企业守法意识与质量管理水平。石龙市场监管所针对企业资质审核、人员培训等个性化问题提供 “一对一”指导,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建议—反馈时限”闭环机制,结合非现场监管发现的共性问题,讲解计算机系统追溯、医疗器械管理等实操要点,并开通企业微信群“线上咨询绿色通道”。此次活动对5家重点药械企业开展精准普法,显著提升企业对全程可追溯、冷链储运规范的知晓率。
(五)特色活动:丰富形式,拓展宣传维度。
中药师技能大赛:8月26日,联合石景山区食药联盟举办两区中药师技能大赛,设置中药饮片识别、处方审核、调剂等项目,40余名参赛中药师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切实提升中药师专业素养,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宣传周预热造势。
中医药文旅融合:联合门头沟区卫健委、文旅局,即将在华远坊商圈开展“京彩中医”永定河中医药文旅消费活动,挖掘辖区中医药资源,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动科普与文旅结合。
实验室开放日:检验检测所邀请社区居民参观化学检验室、中药检验室等场所,讲解药品检验流程与仪器使用,现场解答检验相关疑问,普及药品质量安全知识,增强公众对药品检验工作的理解与信任。
三、成效显著,夯实安全治理根基
(一)公众素养进一步提升。
活动覆盖社区、学校、医院等多种场景,通过多样化宣传,公众对“两品一械”知识的认知度显著提高,科学用药、合理用械、正确选购化妆品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提升。
(二)企业责任进一步强化。
通过普法宣讲与精准指导,药械、化妆品经营企业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对法规要求的知晓率提升,经营行为更趋规范,主动落实质量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增强。
(三)共治氛围更加浓厚。
政府、企业、群众、医疗机构等多方参与,畅通公众监督渠道,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药品安全共治氛围,为构建社会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奠定基础。
(四)监管信任进一步增强。
通过展示“十四五”监管成效,使公众更直观了解监管部门工作,提升对药品安全监管的理解与信任度,为后续监管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