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吉林洮南市:黑水西瓜“变形”记

2025-09-10 17:24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李方冰

秋日的洮儿河畔,洮南市黑水镇黑水村千亩瓜田里,滚圆的西瓜镶嵌在碧叶间。瓜农高鹏飞托起“黑美人”轻叩,闷响里藏着乡村振兴的密码。从黑钙土到百姓果盘,黑水村西瓜书写着传统农耕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故事。

过去,黑水村靠天吃饭,玉米、大豆等“老三样”让村民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2015年,高鹏飞试种西瓜因缺技术失败,瓜全烂在地里。2017年,村党支部书记白金日带队赴山东寿光考察后,决定带领村民种优质西瓜,统一引良种、请技术员、签保底价合同。高鹏飞试种3亩“甜王”西瓜,在技术员指导下用滴灌、科学施肥,当年收入近2万元,是种玉米的5倍多。如今,他的瓜田扩至30亩,年收入超50万元,成了“西瓜状元”。

村里建“西瓜科技示范园”,引进多个优质品种,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和育苗大棚,每亩增产2000—3000斤,昔日“土坷垃”长出“科技瓜”,127户村民像高鹏飞一样靠西瓜致富。

曾几何时,黑水西瓜“好瓜愁卖”。2018年一场暴雨,30多万斤西瓜滞销,最终低价处理。此后,黑水镇推进“品牌兴瓜”,注册“洮南黑水西瓜”地理标志商标,制定18项标准,给西瓜贴二维码“身份证”。如今,黑水西瓜甜度达14.5度,深受批发商青睐。

产业链不断延伸,加工厂将小西瓜加工成酱瓜咸菜;村里还与科研院所合作试验西瓜喷粉技术。今年,村里引导农户套种辣椒,每公顷预计收入近10万元,降低单一作物价格波动影响。

靠西瓜产业,黑水村修了3.5公里水泥路,安了120盏路灯,建文化广场和卫生室,38名外出青年返乡,有的搞直播带货,有的种精品瓜。36户种植大户带动2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村民收入增加,乡风更和谐。

夜色中,瓜田虫鸣与蛙声交织。从黑土地耕耘到品牌闪耀,从单打独斗到全产业链发展,黑水村西瓜产业让土地新生、乡村活力满满。瓜瓤红得热烈,黑水村的日子比西瓜更红、更甜。(殷哲宇 徐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