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陈慧 记者王正心) 作为餐饮行业数字化发展催生的新业态,无堂食外卖因其经营场所隐蔽、缺乏堂食监督等特性,长期处于食品安全监管“薄弱环节”。针对无堂食外卖“小而散、监管难”的痛点,今年以来,舟山市市场监管局新城分局以禾粒广场为试点,率先规划建设舟山市首个无堂食外卖聚集示范区,通过全链穿透监管、智慧风险防控、多元协同治理三维发力,探索出“规范运营、环境友好、治理协同”的网络餐饮治理新路径,为全市网络餐饮集约化发展树立标杆。
禾粒广场 图片来源:舟山市市场监管局新城分局
全链穿透监管,筑牢合规运营“防火墙”。该局选取外卖商户密集的禾粒广场,投入专项资金开展软硬件整体改造提升,打造规范化运营样板。改造前期,该局对示范区域内29家外卖商户开展“全链条主体核验”,通过实地核查证照资质、比对线上线下经营信息,严堵“店证不符”“一址多证”等漏洞。同时,联合广场管理方进行资源集中整合与后厨提质改造,全面推行“统一证照管理、统一卫生标准、统一食材采购、统一设备配置、统一流程规范、统一台账记录”的“六统一”管理模式,彻底改变无堂食外卖店“脏乱小弱”的传统印象。经过系统改造,29家商户均完成“六点四化”规范提升,达到“场所净、设施净、工具净、食材净、人员净”的“五净厨房”标准,合规化运营率实现100%。
禾粒广场“阳光厨房”集中展示区 图片来源:舟山市市场监管局新城分局
智慧风险防控,打造透明安心“新厨房”。在禾粒广场“阳光厨房”集中展示区,8块大屏实时轮播外卖商户后厨操作画面,消费者与执法人员可直观查看食材处理、烹饪操作等全流程,实现“监管部门远程查、商户自律公开晒、消费者云端看”三重监督,倒逼餐饮后厨操作过程合规。在证照监督公示栏,所有商户的营业执照、企业码均清晰公示,群众通过手机扫码即可查证照、溯源商户信息;同时该局还设置“红黑榜流动红旗评比栏”,每月从食安合规、操作规范、投诉响应等维度综合评分,评出优秀商户及整改名单,形成“良币驱逐劣币”机制。此外,广场内同步增设2间共享仓库,实现商户原材料统一分架存储,增设1间共享清洗间,统一配置洗菜池、解冻池等设备,集中解决商户后厨清洗场地不足难题,并设置临时周转货架,满足商户高频物料快捷存取需求,打造“货物不堆积、地面无积水、操作全透明”的安“新”厨房。
多元协同治理,构建暖心共治“生态圈”。针对聚集区外卖骑手流动频繁的特点,该局将服务与监管相结合,高标准建设“骑手友好示范点”,打造“骑手暖心驿站”,配置饮水机、微波炉、血压仪、手机充电口、应急药品等设施,为骑手提供一站式休憩空间。同时,该局选聘外卖骑手组建新城首批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引导监督员化身食品安全“宣传员”和“吹哨人”,在日常配送中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积极上报违法违规线索,有效激活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构建起“监管部门+商户+骑手+消费者”的多元共治生态圈。
据舟山市市场监管局新城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禾粒广场无堂食外卖聚集示范区运行以来,商户客单量实现大幅提升,消费投诉量显著减少。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推进无堂食外卖聚集区品质提升,全力打造“安全可感、服务可及、品质可信”的网络餐饮示范新高地,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