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翁牛特旗“黄金水稻带”让每一粒稻米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种子”

2025-08-29 09:38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王中山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李富 记者张阳阳)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的广袤田野上,盛夏的稻田翻起层层绿浪,北斗导航的插秧机在水田里精准作业,育秧工厂里智能设备有序运转……这幅科技与农耕交织的画面,正生动诠释着翁牛特旗以水稻产业为支点,撬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蓝图。作为内蒙古第三大水稻生产旗县,翁牛特旗依托“黄金水稻带”区位优势,通过科技赋能、品牌升级、三产融合,让入口的大米更可口,让一粒稻米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种子”,奏响了丰收的序曲。

区位赋能+项目支撑,筑牢水稻产业发展根基

翁牛特旗地处北纬42°“黄金水稻带”,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黑土有机质丰富,独特的自然禀赋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天然沃土。“这里的水稻灌浆期长,米粒饱满、香味浓郁,早在清代就是‘贡米’产区。”翁牛特旗农牧局负责人介绍,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全旗水稻种植历史可追溯至百年前,如今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集群。

近年来,翁牛特旗锚定“科技兴农”战略,主动对接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作为国家重大协同计划——水稻绿色节水增效示范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的核心实施地,该旗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围绕“节水、增效、绿色”目标,集成推广“浅湿干”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12项关键技术,打造了30个万亩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

“项目实施后,每亩稻田用水量减少30%,化肥农药用量降低20%,稻谷品质提升至优质三等以上。”在海拉苏镇示范基地,技术负责人指着长势喜人的稻田算了一笔账,“以前种水稻‘靠天吃饭’,现在有了科技支撑,亩产从800斤增至1200斤,还能卖出高价。”数据显示,项目区水稻种植效益较传统模式提升40%,为全旗水稻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心剂”。

科技加码+机械赋能,掀起水稻种植“智慧革命”

走进工厂化育秧基地,智能化育秧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摆盘、播种、覆土、浇水……一气呵成。“这套自走式育秧播种机,每小时可完成800个秧盘播种,相当于20个劳动力的工作量。”基地负责人介绍,工厂化育秧打破了传统育秧“看天吃饭”的局限,通过控温、保湿、无菌培育,秧苗成苗率从70%提升至95%以上。

在插秧环节,翁牛特旗更是走在全区前列。全旗200余台插秧机统一安装北斗自驾仪,实现“无人插秧”精准作业。“过去插秧靠人工,一天最多插2亩,现在机器一天能插20亩,株距、行距误差不超过1厘米。”种植大户感叹,机械化不仅节省了80%的人工成本,还让稻田通风透光更均匀,为后期高产打下基础。

据统计,翁牛特旗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已达92%,育秧、插秧、收割等关键环节基本实现“机器换人”。“轻简高效的机械化模式,让年轻人愿意回村种粮,也让老把式们轻松不少。”王利表示,科技赋能让水稻种植从“苦力活”变成“技术活”,吸引了1200余名新农人返乡创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品牌升级+三产融合,擦亮“翁牛特大米”金字招牌

“以前大米论斤卖,现在论盒卖,价格翻了几番!”在翁牛特旗农产品展销中心,包装精美的“翁牛特大米”摆放在显眼位置,负责人刘颖介绍,自从2023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后,品牌溢价效应显著,“有机富硒米”“沙漠生态米”等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已排至年底。

为提升品牌影响力,翁牛特旗构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联合体。一家龙头企业建成年产5万吨的大米加工生产线,开发出胚芽米、速食米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带动3000户农户通过“订单种植”增收。“公司保底收购价每斤比市场价高0.3元,还提供种子、技术指导,我们只管种好粮。”一名种植户说,去年他家10亩稻田增收1.2万元。

产业融合让“稻”文章越做越宽。翁牛特旗依托稻田景观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稻海星空”田园综合体,推出稻田研学、农事体验、美食品鉴等项目,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发展民宿、餐饮。“春看稻苗青青,秋赏金浪滚滚,游客来了,钱袋子也鼓了。”玉田皋村农民笑着说。

丰收答卷:21万亩稻田托起2亿元增收梦

2025年,翁牛特旗水稻种植面积达21万亩,占赤峰市水稻总产量的80%,预计年产水稻10万吨,实现年净收益2亿元以上。从“种得好”到“卖得好”,从“单一种植”到“全链增值”,翁牛特旗的水稻产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

“今年雨水好,管理到位,亩产肯定超1300斤!”在海拉苏镇的高标准稻田里,一位种粮大户望着沉甸甸的稻穗满脸笑意。他的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经营500亩稻田,采用“稻渔共生”模式,每亩额外增收2000元。“下一步打算发展稻田养鸭、蟹,让‘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效益最大化。”

翁牛特旗将持续以“稻”为媒,深化“科技+品牌+融合”发展路径,推动水稻产业向“智慧农业”“品牌农业”“观光农业”升级,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我们要让翁牛特的稻田不仅是‘粮仓’,更是‘钱仓’‘景仓’,让乡村振兴的幸福底色更加鲜亮。”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科技的力量、品牌的价值、融合的活力正不断迸发。翁牛特旗以水稻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新篇,而那漫山遍野的稻浪,正是丰收最动人的注脚。(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