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广东东莞沙田镇致力打造食品安全“湾区样本”

2025-08-25 11:00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夏思睿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官道平 高东晓)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东莞市沙田镇以其卓越的食品安全治理成效脱颖而出,成为备受瞩目的“湾区样本”。沙田镇在食品安全领域深耕细作,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的“舌尖安全”构筑起坚固防线,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党建引领,拧紧责任链条。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沙田镇党委、政府将其视为重中之重。镇党委书记刘永定高度重视,多次强调食品安全对于民生的关键意义,为全镇食品安全工作指明方向。副镇长何耀华积极落实相关工作,确保各项措施执行到位。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沙田分局局长钟少平带领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镇党委牵头构建了严密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制定详细的责任清单,将任务精准分解到22个职能部门和12个村(社区),形成了“党委统筹、部门联动、村社落实”的三级治理架构。通过实施“两个责任”包保机制,146名包保干部(包括17名镇级干部)深入4567家企业,累计整改问题4374个。“三书一函”督办制度的推行,让问题整改形成闭环,责任落实更加到位。2025年上半年,钟少平局长牵头制定《食品安全十项重点工作任务表》,以“周调度、月通报”机制,推动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开展,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全域防控,守护全链条安全。沙田镇聚焦食品安全全链条,从源头到餐桌进行全方位防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安全可靠。

在农产品源头治理方面,镇农技中心与市场监管分局紧密合作,对2365亩蔬菜基地和85个水产养殖场实施“双覆盖”监测,蔬菜抽检和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推行农药兽药减量化行动,生猪养殖抗菌药用量低于国家标准30%,建成10个“承诺达标合格证”示范点,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餐饮安全是民生关注焦点。沙田镇针对学校食堂、工地食堂等关键场景,实施“互联网 + 明厨亮灶”全覆盖,35家学校食堂100%接入平台,预警信息处置率100%。对100人以上集体聚餐实行全流程监管,这里面就包括农村喜宴。沙田镇抓实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管理和现场指导,对100人以上的集体聚餐,像农村喜宴这种重要场合,实行100%现场监管指导,累计收到集体聚餐报备60场次,开展现场监管指导60场次,全力保障农村居民在重要宴请场合的饮食安全。

对于高风险领域,沙田镇开展精准攻坚。针对野生毒蘑菇、河豚鱼等季节性风险,通过“食品安全十注意”科普行动,覆盖1.2万人次;对湿米粉、自泡酒等“三无”食品开展专项整治,立案查处43起。夜市经济繁荣的沙湾星空不夜城,通过“部门联查 + 智慧监控”模式,成为全市夜间消费安全标杆。

在特殊群体保障上,建成2家“长者饭堂”,为3万余名老人提供安全配餐;推动养老机构食堂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安全量化等级B级以上占比达95%。

外卖小哥助力,增添监管新力量。沙田镇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路径,充分发挥外卖小哥的“前沿哨兵”作用。镇里联合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组织外卖小哥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外卖小哥在日常送餐过程中,一旦发现餐饮店铺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如厨房卫生状况差、食材存放不规范等,可通过专门的渠道及时向监管部门反馈。这些外卖小哥就像流动的“监督眼”,延伸了食品安全监管的触角。通过他们的助力,监管部门能够更及时地获取信息,对问题店铺进行精准监管和整治,有效弥补了监管力量的不足,为全镇食品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智慧监管,提升治理效能。沙田镇积极拥抱科技,以数字化手段为食品安全监管赋能,构建起高效的“智慧食安”生态系统。虽然减少了数字化方面的着重描述,但一些基础应用仍在发挥作用。“互联网 + 明厨亮灶”让学校食堂后厨情况一定程度上可视化,保障了学生用餐安全。风险动态研判机制让监管部门能更及时地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信用分级监管对食品销售单位进行分类管理,提高了监管效率。

共治共享,凝聚社会合力。沙田镇深知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多种方式激发社会各方力量。12个村级市场监管服务站建成,开展“食品安全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60余场,发放科普资料3万余份,将食品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联合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建立外卖骑手“食安哨兵”队伍,鼓励从业人员举报隐患。评选21家“放心消费承诺示范店”、4家“线下无理由退货店”,消费者投诉处理满意度达96%,营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

在沙田镇,食品安全已成为一张亮丽名片。这里的成功实践,是党建引领、全域防控、智慧监管和共治共享的完美结合,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湾区样本”。未来,沙田镇将继续坚守食品安全底线,不断创新和完善治理模式,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书写食品安全治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