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唐玲玲)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破解小作坊监管难题、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重庆市云阳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思路、多措并举,以“智慧化+透明化”为核心,全力推进“阳光作坊”建设,让小作坊从“幕后”走向“台前”,切实提升群众食品安全获得感。
一、智慧赋能,打造溯源“数字屏障”
针对小作坊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年龄结构差异大,进货查验、销售记录等义务履行不规范的痛点,该局在全市率先首创智慧小作坊溯源小程序。程序设计紧扣小作坊实际生产场景,简化操作流程、降低使用门槛,确保从业人员“易上手、能坚持”。通过数字化手段,小作坊的原料来源、生产过程、销售去向可实时记录、一键查询。
二、科技助力,搭建透明“直播窗口”
为让生产过程“看得见、摸得着”,该局推动辖区小作坊全面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实现生产关键环节全覆盖。通过技术平台,可实时查看小作坊的原料处理、加工制作、环境卫生等情况;监管人员也能通过远程监控开展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督促作坊整改卫生不达标、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摄像头”变“监督镜”,让小作坊生产更加阳光透明,切实打消群众消费顾虑。
三、试点引路,构建规范“推广体系”
为确保“阳光作坊”建设落地见效,该局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策略。先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小作坊开展试点,在程序运行、摄像头使用过程中收集从业人员和一线监管人员的反馈,持续优化小程序功能、完善监控覆盖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贴合实际需求。同时,通过科所联动强化技术保障,由专业人员全程跟进程序开发、调试与试运行,为后续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积累经验,推动小作坊溯源管理、生产规范形成“标准化体系”,助力全县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再提升。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深化“阳光作坊”建设成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化智慧监管手段,推动小作坊从“规范达标”向“品质提升”迈进。通过不断完善数字化溯源、透明化监督、标准化推广的闭环体系,不仅要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更要打造群众放心消费的“高线”,真正让“阳光”照亮食品生产全链条。